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9        返回列表

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 211400) 张家芬

在新课改习习春风的吹拂下,课堂中“满堂问”的现象已有很大改善,但有些教师对文中问题设计难度失当,提问的数量仍然偏多,问题的指向性偏重于“双基”。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提问的目标具有多维性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在总目标中就有这样明确的阐述:注重情感体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落实到每一堂课上,作为达成课时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提问的面孔也不必僵硬、死板,除了理性的概括、理解、分析、判断,还应该多一点感悟、体验、想象;除了对思考结果的陈述,还应该有思考过程、学习方法的一席之地。

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出发,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适当的学习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以提问为例,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必动脑筋就可以脱口而出,就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能力。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动了不少脑筋,仍然不知所措,也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提在学生的疑点上,才是及时的、准确的。《雾凇》是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描述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姿态,说明了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学习难点。笔者在揭示课题时,从“凇”的字形人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字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对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较大帮助。

三、从教材特点出发,问题设计具有整体性,体现个性化

问题过于繁多、琐碎一直是课堂的顽疾,跳不出这个窠臼,教学水平就只能在低谷徘徊,教学效益就会居低不上。能否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往往是评判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标准之一。如果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体现个性色彩,对学生的良性刺激更大,效果将会更好。

1.问题设计多样化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类,如按作用分类,可分成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按开放度来分,可分为封闭型问题、开放型问题;按题型分类,可分为问答式、判断式、选择式等等。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学生的不同智力背景、性格特征、生活体验决定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必定是各有特色、丰富多彩的,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问题设计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个人的空间,荒漠般的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们的芳草地,他们才会在其中放飞童心、放飞理想,才会越学越聪明,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周益民在上《半截蜡烛》时,提出一个开放度较大,也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解除了思维束缚的学生不再猜想所谓的准确答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是那半截蜡烛,有的说是墙上的那面钟,有的说是德国军官阴险的眼睛。周老师接着问:“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充分地“放”与适当地“合”达到和谐统一,周老师真不愧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2.善于生成问题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堂中的两朵姊妹花,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提问方面,也是如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如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进行筛选,确定不同的解决措施,有价值的要使之放大;及时捕捉学生回答时的闪光点和失误之处,或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以达到深化认识、升华情感的目的。一位教师上《九色鹿》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九色鹿,面对出卖你的调达,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们情绪激动,有的说:“我会骂他,调达,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有的说:“我什么也不说,上前狠狠地踢他一脚。”教师在肯定他们爱憎分明的同时,微笑着追问:“九色鹿为什么没有这样怒斥调达呢?它会不会踢调达一脚呢?”以此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九色鹿的形象,明白它没有痛斥调达,是因为看清了调达的丑恶嘴脸,不想也不屑与他说什么了;它不会踢调达,是因为它善良的本性不会改变。就是这生成的两个问题,使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3.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教师预设得再周全,生成得再巧妙,没有学生的质疑问难,仍然是有缺憾的课堂。如今的课堂上,学生提问已很常见,但提问质量偏低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孙双金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满怀激情地鼓励学生提问,还特别指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通过同桌讨论、合作学习,在比较中辨别问题的优劣;还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如提出问的范围——对重点词句进行发问,对文章标题进行发问,对课文内容进行发问,对矛盾之处进行发问,对文章标点、语句表达、修辞方法都可以发问;提供问的思路——由浅入深地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些角度去思考问题。

为了增加提问的效能,教师在提问时,还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面向全体,兼顾学困生;运用适当的语调、体态语.效果会更好。

(责编 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