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语文课堂舞起灵动之舞
杂志文章正文
让语文课堂舞起灵动之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虹桥三小(226000) 丁敏

语文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追寻灵动的课堂,就是追求一种充满活力与生气,有着和谐节奏的课堂。

一、由图入文,抓住文本的细节

课文中的插图往往和文本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这些插图,联系文本内容,抓住细节,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负荆请罪》一文,对于“负荆请罪”一段,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读读这两句对话,看看插图,看看哪个词语最能感动你。学生通过看图、读文和交流,发现有两个字感动了他们,分别是“跪”和“扶”。于是,我又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词语让你们感动呢?从‘跪’、‘扶’之中,你能感受到这一将一相怎样的高贵品质?”接着,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这样的训练:

廉颇,这一跪,跪出了

,跪出了

……

蔺相如,这一扶:扶起的是

,是

……

通过看图、读文,再完成句子的训练,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细节描写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文中人物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角色转换,升华课文主题

这里的角色转换,指的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去扮演不同的人物,感悟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升华课文的主题思想。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具有时代意义新人选的课文,它是根据“5-12”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故事。 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谭老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道练习:

如果你是被救的学生,你会对谭老师说:

如果你是被救学生的家长,你会对谭老师说:

如果你是谭老师的同事,你会对谭老师说: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你会对谭老师说: 这样,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扮演中,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的“我”了。他们在学完课文后,把自己对谭老师的崇高敬意完全浸润在言语之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主题。

三、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对话的主题,让学生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第六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那么,他到底受了哪些苦呢?读读课文,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生,:我仿佛看到了普罗米修斯正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经受着烈日暴雨的折磨。

师:(出示图画)想象一下,烈日下、暴雨中,普罗米修斯是如何经受折磨的?

生::烈日下,汗水从他头上不停地流淌,浸湿了衣裳,渗透在伤口上,疼得他咬紧牙关。

生,:暴雨中,他被淋得浑身湿淋淋的,连眼睛也睁不开了。

生。:一只鹫鹰飞来,啄食着他的肉和内脏。

师:普罗米修斯经受这样的折磨,是一天、一周、一个月吗? 生5:是每天。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发他们的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文字蕴含的情感因素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感受。同时,让学生带着体验去走近英雄人物。

四、尊重体验,引领学生的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教师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设计一些富有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去想。学生被解放的思想有着无穷的想象力,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意料。语文教学中,统一的思维方法、统一的认知过程掩盖了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抹杀了学生创造的品质。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设计好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回答出所设定的结论。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打破教参的禁锢,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进行甄别。

语文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师生认知与交往密切结合、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教育性、实用性,实现课堂高效率与灵动美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求异创新品质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