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教材变成写话的“活水”
杂志文章正文
让教材变成写话的“活水”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324000)夏丽红

教材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充满着童真童趣,洋溢着清新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写话资源,依课文的特色而挖掘出大到篇小到句的读写结合点,将片段写话训练经常地、持久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能运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写话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读写水平的提高。

一、仿写——亲近语言

学生写话的初始阶段是模仿,而一篇篇文质精美的课文正是学生仿写的好资源,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积累语言,汲取遣词造句的方法,打开写话思路。

1.先说后仿,由自由到规整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真,富有想象的小诗,句式优美,朗朗上口。学生声情并茂地品读后,我问他们:“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什么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马上被打开,他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我紧接着说:“你们能仿照诗歌的形式,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吗?”学生跃跃欲试,一个个小诗人就这样诞生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河里的鱼儿,画上干净的河水,让鱼儿们在清澈的河水里,快快乐乐地游戏……”“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双目失明的孩子,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也能看到美丽的世界,而不是在阴冷的黑暗里伤心地哭泣……”学生丰富的情感如涓涓溪流流于笔端,因为有了可以参照的凭借,表达也就更加流畅、自然、贴切,语言在模仿中得以习得,情感在述说中得到升华。

2.先诵后仿,由“一”生“万”

《泉水》也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材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明白文章每一段的形式是一样的,然后说一说泉水姑娘还会流到哪里去,还会做哪些好事,并将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提炼,按照“泉水流到____,她看到了____

一,泉水说:‘____。”’的格式来完成。有了可模仿的对象,学生的练笔也异彩纷呈:“叮咚,叮咚”,泉水流到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刚长出芽儿的小树苗正咕咚咕咚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长得更健壮!泉水流到碧蓝碧蓝的湖泊,小雨们在快活地跳跃。泉水说:“跳吧,跳吧!我的胸怀很大,很大!’’.…..这样的仿写练习,不仅使学生有话可写,认为写话一点都不难.而且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文字的平台,学生在练习中,增强了对写话的信心。

二、编图——放飞想象

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色彩鲜明,十分吸引人。这些图片有的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帮助学生理解,加大视觉冲击力。这些插图都是很好的写话资源,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开展写话训练,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1.由图及诗,应诗化文

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一课中,有一幅色彩明快的背景图: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孩子在篱笆旁的油菜地里黄蝶,极其生动。我引导学生在感悟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观察画面,展开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生动起来,让灵动的语言从学生嘴里喷薄而出。学生有的说:“徐公后院的景色可美了,篱笆稀稀疏疏的,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远处,小路旁边还有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一派春天的气息。”有的说:“瞧!一个小男孩穿着小短褂,扎着羊角辫.可爱极了。他正在追一只美丽的小黄蝶,那蝶儿好像跟他捉迷藏似的,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累得他气喘吁吁……”“把你们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可以与诗人比一比呢!”教师顺势而导,画中有诗,诗文相融,说写互通,达到理解诗歌,训练语言,一举多得的目的。

2.图文对照,激活想象

又如《画家和牧童》一文中的插图,图中情景正是牧童给画家指出错误,众人皆惊。引导学生细看该图,观察人物的表情,猜想图中人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既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有的学生写道:“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嘴巴张得圆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有的说你这孩子到底在胡说什么啊?”

低段儿童的语言表达要凭借一定的材料才会精彩纷呈,插图正是最好、最方便的教学资源。

三、补白——文本再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本中有许多语言的空白处,这是作者表达的需要,也是我们进行写话训练的有用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及表达欲望。通过想象补白,课文的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鲜明,而且整个过程,学生凭借的是各自的生活积累,因此更具独创性。

1.标点中有“话”

学习《笋芽儿》一文,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的是笑红脸的桃花、摇着绿辫子的柳树、叽叽喳喳叫的小燕子,然后用省略号留白。教师可抓住这个省略号问,还有谁也在欢迎笋芽儿的到来,他们是怎样欢迎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笋芽儿看到的景象。孩子们眼中的春色是美丽的,描述的风光是精彩的:“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小革弯着腰,泉水唱着歌,欢迎笋芽儿的到来;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蝴蝶和蜜蜂排着队,跳起舞,黄鹂唱着动听的歌,蚂蚁摇着触角,好像在说:‘你好!你好!”’孩子们的描述带给教师许多惊喜。这样让学生讨论说、指名说,然后进行练笔训练,各环节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2.话中有“话”

如学习课文《三个儿子》,这是一个蕴含人生哲理的充满情趣的故事,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好教材。课文语言简洁,充满人文色彩,对二年级的学生很有吸引力。课堂上,引导学生“亲历”文本,多层次、多角度品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人物特点,领悟人文精神。在教学“‘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时,我让学生谈谈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然后话锋一转:“大家说得真好,但老爷爷话中似乎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请你帮他写下来,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在阅读交流中,让学生想透、说透、读透,积蓄了情感,然后让学生通过补白练笔,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表达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充分宣泄的场合,在自我抒情的氛围中,学生相互感染,“孝顺父母”的美德浸润心田。

3.结尾处有“话”

如《蓝树叶》一文,故事随着林圆圆的脸红戛然而止,可是学生的情感却在思索、延续。于是,我提问:“如果你是作者,在课文的结尾你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猜写故事的结尾。学生用各自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动,教学内容的信息因为学生的联想而不断丰富,充分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突破和延伸。此外,《坐井观天》留白了故事的结果,《浅水洼里的小鱼》留白了小鱼被救后的情景,等等。每一个故事后都蕴藏着一个新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意犹未尽处都留下想象的空间。“让我们把故事编下去吧!”这往往也成孩子们最喜爱,最愿倾诉的练笔之处。

四、评议——有感而发

充分理解课文,在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时,可让学生有感而发,或是评点人物对错,或是畅谈自己喜好,抑或是写下动情感慨之处,这些阅读中的评议也都是写话的着眼点。此时,语言表达的过程既是学生对人物、情感甄别评判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净化提升的过程。同样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我留下了“三个儿子,我想对你们说”的话题:“老师相信,三个儿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对自己说,请你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让学生用日记与心灵对话,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让文本的语言魅力与人文内涵在学生的人生历程中孕育出丰盛的硕果。

《父亲和鸟》一文,可设计这样的写话:我想对受伤的小鸟说

;我想对捕杀鸟类的人说

;我想对所有人说

。学文悟情的外显便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在倾泻学生体验后的情感,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特定的句势让学生有话可说,写话的思路一旦被开启收获的是语言的灵动,情感的激荡。教学完《爱迪生救妈妈》,可让学生写下对爱迪生想说的话,诉之笔端的是学生对爱迪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教学完《守株待兔》,可让学生写下对种田人想说的话。于是,学生会发自肺腑地说:“种田人啊,种田人!你靠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水到渠成,不露痕迹的表白,摈弃了常见的归纳中心的生硬,又不失时机地把握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思想教育与语言练笔相互渗透,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朝深度发展,实现将语文知识能力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锻造相整和的学习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拥有一双慧眼,身边的教材也能让低段学生的写话如源头活水汩汩流出。当然,在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须多元化地寻找写话资源,营造和谐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想敢写,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乐园,为高段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