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铺一条“笔底生花”之路——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杂志文章正文
铺一条“笔底生花”之路——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9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宾山小学( 226400) 王广云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一个人对生活的表达,是对作者生活充实或千涩的映射;作文是一个人阅读的体现,是对作者阅读经验的积累和沉淀的折射;作文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是对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展现;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是对作者发现与创造能力的彰显……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当尝试着用各种途径,给学生铺一条“笔底生花”之路。

一、读写结合,给一泓积累的清泉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对读写结合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他认为,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使读写之间的“学习迁移”更具有稳定的性质。如苏教版《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风貌的独特,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其中有一段是围绕“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来写的。笔者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总分”式的写作方法,这一句是中心句,后面的阐述是分几个方面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是并列关系。在最后的作业设计中,笔者紧扣“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以及有序描写建筑物的写作方法”,让每一个学习小组精心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本组的中心句从各方面来展开叙述,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毋庸置疑,这里的“读写结合”就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有效检验了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而且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现了“文意兼得”的目标。

二、先玩后写,营一方素材的蓝天

如果教学过程对学生记忆的刺激达不至一定的程度,或是学生平时的积累不够充足,学生就会陷入“无米可炊”的困境而怕写作。玩耍对学生的诱惑力很大,作文前让他们开心地玩,能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赢得最佳的写作情感,创造鲜活的素材库,营一方素材的蓝天。

如《“枪弹”打“麻雀”》一课,笔者将参与的学生分成两队,分别扮演场中的“麻雀”和“神枪手”,用纸球当作“枪弹”砸“麻雀”。短短几十秒钟的游戏,笔者欣喜地看到“左闪右躲”、“上蹿下跳”、“如临大敌”、“一箭双雕”、“鲤鱼打挺”和“吃一堑,长一智”等一系列的好词佳句跃然纸上。队员参与游戏,其他学生进行“现场文字素描”,习作课堂就诞生了。学生们观察、收集的素材有很多:“麻雀”、“神枪手”的形体动作、表情;观众的态度;自己参赛时的表现及心情;比赛的即时“战况”;裁判员(老师)的点评等。实践证明,学生完成的习作就像一场精彩的现场实况转播。

三、聚焦细节,架一道体验的彩虹

现行的教材中有好多话题,但因为学生缺少体验,很难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这首先体现为一种情感的缺失。因此,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聚焦细节,为学生架起一道体验的彩虹。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蓝天白云”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河岸边、树林里、田野上、公园内尽情地呼吸,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鼓励和指导学生去观察、拍摄,让他们亲身体验,通过感知、思索,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收获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任何书本和课程都无法包容、给予的。此时,学生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八心灵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此时感受到的词语情感色彩会变得尤为深刻:如柔和的风、繁花盛开的树、娇艳的花瓣、渺茫的歌声……《野蘑菇智慧城》《小蚂蚁旅行记》《矮墙口的小花》这些略显稚嫩却充满童趣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四、多元评价,铺一条“笔底生花”之路

开展评价活动时,可以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珍视学生的灵光一闪,特别在有争议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6”的讲评时,学生在课前互相评改,使预先设定的写作“新星”“小能手”“小明星”都诞生了。接着,笔者就引领学生进入“横看成岭侧成峰”环节,一起评点一份作品,感受它的独特与精彩。学生有的欣赏开头部分,有的倾向于调查过程的简洁,有的侧重于人物感受……之后再谈谈作品令人遗憾之处,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射,金点子可真多,提出了不少好的修改方法。总结出修改的方法后,在最后一环节,笔者又让学生共同欣赏改进后的习作。同时,建议大家将好作品评选出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感想……笔者又让学生把习作带回家与家长交流,共同修改,请家长评价。家长对孩子客观、实际的习作作出评价,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学生的心灵丰富起来了,就会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创作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就会改变“学生对作文畏之、苦之、厌之、弃之,又不得已而为之”的现状,“笔底生花”何愁无期?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