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掀起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几种方法
杂志文章正文
掀起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几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        返回列表

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 王留根

一、投石激浪法

投石激浪法,即在课堂气氛比较平缓或课文的空白需要“填补”时“投石冲开水底天”,燃起学生求知的火苗,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形成教学的高潮。运用这种方法要选择好投掷点,时间上要投得正是时候,“空间”上要投得正是地方,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鹿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教师可紧扣“欣赏”一词激起层层浪花:

师:(观察插图)你们看,这只小鹿在那儿干什么呢?

生:小鹿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师:“欣赏”是什么意思?

生:欣赏是指看到或听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高兴。

师:小鹿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它在想,我多美呀,我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多好看哪!

师:你们都欣赏过什么?

生:我欣赏过菊花。

生:我欣赏过金鱼。

师:我们的家乡靖江有没有值得欣赏的东西呢?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晚上,我站在阳台上,欣赏着靖江的夜景。

生:星期天,妈妈带我到百里江堤欣赏江边的风景。

在这里,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点燃了学生头脑中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形成了教学的高潮。

二、渲染激励法

渲染激励法,即教学由一个闪容过渡到相关的另一个内容时,教师可抓住与之相关的人、事或物,进行渲染式的介绍、激励,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感、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教学《黄继光》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过渡语:

师:(学完第四节后,饱含深情地叙述)黄继光由“匍匐”到“爬”,再到“挪动”,情况越来越危险,每前进一步则更危险,但他仍然在前进,前进,以惊人的毅力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还有20米,10米,5米……近了,更近了……他每前进一步是多么的艰难!而20米、10米对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又是多么遥远的距离!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节,表达出情况的危险与艰难。

一串串过渡语犹如一发发炮弹,在学生心中引起一阵阵强烈的震撼,引人人胜,扣人心弦,催人汩下。

三、声像感染法

声像感染法,即将有些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知识,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享受,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可让学生观看录像。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镜头一: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到处都喊着“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二: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声是“人群沸腾”,比刚才的喊声更高,情绪更高涨。

镜头三: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让学生理解此时书中不写人的声音,是因为水势浩大胜过人声而闻此声见此形张口作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从声音到形象,到心情,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教学高潮自然形成。

四、以情动情法

以情动情法,即在教学中,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教师的真情实感,再用作者的情、教师的情去叩响学生的心弦,去感染学生的情绪,使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汇聚成汹涌澎湃的感情激流,从而将淡漠的感情冲动化、简单的感情丰富化、肤浅的感情深沉化。比如,教学《春风吹》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这么优美的诗句,老师也想试着有感情地来读一读。

生:(兴高采烈)好!

(教师范读,学生热烈鼓掌,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着教师的语气试读起来)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掌声鼓励。其实不是我读得好,而是春天的景色太迷人了。谁会用这样的句子来赞美它?(幻灯出示:啊

!)

生:啊,春天多么美好!

生:啊,多么美丽的春天啊!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这首诗完整地朗读一遍。

从学生抑扬顿挫、发自肺腑的有感情朗读中,你会发现,作者融入无声文字的情感已被学生用有声的语言尽善尽美地表达了出来,课堂上“春意盎然”。

五、模拟演示法

模拟演示法,即教师抓住兴趣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妙趣横生、幽默诙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比如,在教学《春风吹》一文中的“青蛙”一词时,不妨这样安排:

师:青蛙是怎么叫的?谁来学学看?

生:呱呱呱。(众笑)

师:声音小了些,谁再来?

生:呱呱呱!(众笑)

师:声音真响亮,春天的景色这么迷人,青蛙的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师:对,那你就高兴地叫几声。

生:(声音响亮,速度较快)呱呱呱呱呱!(众大笑)

师:这是一阵多么欢快的叫声啊!我们在读这个词的时候,也应该响亮一些,欢快一些。

(生练习有感情地读这个词)

师:读得多有味道啊!老师都快把你们当做一群快乐的小青蛙了。(众笑)

在一阵阵情不自禁的笑声中,课堂气氛已到了高潮。这个戏剧化了的教学环节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