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教学的守与创
杂志文章正文
教学的守与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吴文莲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细细品味,“守”本身就包含了“创”,要守住业就必须不断创业。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的一切都在进步。就电脑来说,换代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创下电脑事业的企业只守着生产386,那么不管他的电脑造型如何美观,包装如何精美、豪华,相信现在的你要买电脑亦不会去抱回一台386。如此,可以想见该企业的发展方向——淘汰。唯有创新,继而生产486、586……才能守住自己的事业,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因而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因此,守业不是单纯的守,而是再创业。“创业难,守业更难”即是“创业难,再创业更难”。

企业尚且要靠再次创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振兴民族的教育事业——教学工作更需再次创业,即第二、第三次创业……唯有再创业才能守好教育这份“业”。若靠死守着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一点教学特色不放,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亦将守不住,亦将被淘汰。因为社会进步了,情况变化了,教师教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的要求亦提高了。教师以前适应学生的好的、巧的方法和模式,现在就不一定好而巧地适应学生了,更别说在未来适应。 某美国人,上世纪60年代取得一哲学学位.70年代再取得一哲学学位,80年代又取得一哲学学位。有人讶而问之,其从容答日:“这样做,是为了求得知识的保鲜度与时代感。”我们一些教师抱着自己的一点教学特色不放,以前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单纯地为守而守,没有真正理解“创业难,守业更难”中“守业”的含义是再创业,没有理解教学的”守”便是“创”。对比某美国人为求得知识的保鲜度和时代感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学位,我们教学中只“守”而不“创”的教师难道不宜深思?

为此,要“守”好自己的教学事业,就要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代同步,与学生思想同步;就要再次创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就要有如上所讲的那位美国人取得哲学学位的思想与干劲。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作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把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扬光大,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

如此,才能把自己所创的教学特色“守”好。

摘自《广东教育》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