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作业历程充满“实践”的味道
杂志文章正文
让作业历程充满“实践”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浙江衢州衢江区第小学张红霞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理念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是与如火如荼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同的是,作业改革的步子不大,至今学生的作业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所谓的“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在长期的笔与纸的机械摩擦中,逐渐消钝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遏制了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了空中楼阁。由此造成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只会做,不会用,知识成了只是存在于记忆仓库的一种物品。同时,统一而单调的作业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体差异。新课程呼唤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业。

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下,学生的语文作业必须开放“课外”这个大课堂,开拓“实践”这条重要途径,改变以往学生“厌做题,死做题”的情况,让他们“爱做题,活做题”。具体而言,语文实践作业设计和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趣昧性实践作业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往往是人们圆满完成一件事的动力之源。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乐于钻研,能下工夫,肯花时间,因此成功的机会就很大,完成的质量就很高。基于此,实践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可以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画一画”《秋天的果园》,“唱一唱”《小小的船》,“演一演”《坐井观天》,“做一做”《称象》的实验,“辩一辩”《熟能生巧》中武士与卖油翁本领的高低,“评一评”《赤壁之战》中谁该记头功……虽说,比起机械的抄写,作业难度增加了,可学生却会为完成这样的作业而乐此不疲。

其次,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笔者执教《落花生》一课,揭题时以作者“落华生”的笔名引起学生的猜想而自然引出课题的,总结课文时,再一次提到作者“落华生”的笔名,让学生深入理解到作者以此为笔名的深意。课后布置的实践作业就是:回家后通过访谈,向家长了解你的名字的由来及含义。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对家长进行了访谈,不少学生还和家长一起查阅了字典、词典,查找自己名字的含义,可以说这项作业是家长和孩子合力完成的。在事后的全班交流中,气氛相当热烈。更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通过这次作业,不少学生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可能他们明白了当他们诞生时,长辈对他们就有如此深切的希望,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同时,班级里把同学姓名写错的情况也几乎没有了,真是一举多得。

二、自主性实践作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尤其是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困难生的接受能力。将作业分层,留给学生广阔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数量与完成方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五下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可设计这些作业:(1)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绘制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表。(3)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这些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不同的作业都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做其中的几样作业。常做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还学会了合作。

三、实用性实践作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是为了能更好地在生活、工作中运用语文。作业长期在“纸上谈兵”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作业就为知识的“学以致用”提供了平台。

学习了应用文就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能只为了课本上的练习而练习。书上的题目毕竟是有限的,生活中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课内”和“课外”“双翼并举”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实效。生病了,自己写一张请假条;班级缺少卫生工具,写张领条去领;体育课丢了钥匙,写份寻物启事,送到校广播站;有事要晚点回家,给父母写张留言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受到应用文在生活中的重要。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资源。查找商店的错别字,给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给校运会,班级踏春活动出出点子……相信贴近生活,运用于生活的实践作业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

四、情感性实践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三方面的融合,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上,还可以体现在课后的作业中。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它不但能对人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设计、布置作业时也不例外。学生做作业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理解课文,为了进行相关的语言文字训练,其目的应是多元的,而其中不能忽略的便是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经历一次次的情感体验,用心参与实践,使原本“死板”的作业显得更有“生气”。

笔者的一位同事在教学《毕业赠言》后,就让学生们找自己的好友畅谈、倾诉,自然而然地写下自己的毕业赠言。这一课的作业不再是单一呆板地说、写毕业赠言,而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地情感交流。毕业赠言的字字句甸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情感,深厚的友谊,字里行间述说的是他们曾经共同笑过、哭过的那六年漫长而又短暂的同窗时光。在课堂上,他们一起回忆了难忘的过去,又携手畅想了美好的未来。心与心的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

如果每当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来临之际,把为需要感恩的人点一个节目,写一封信作为作业,那么当那些发自肺腑的字字句句,从电台中传出,从笔尖上流出时,“文能传情”会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新世纪的作业不该是单一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新世纪的教师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那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