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积极理答中整体感受诗歌意境——《古诗两首》教学的课前课后
杂志文章正文
在积极理答中整体感受诗歌意境——《古诗两首》教学的课前课后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贾卉

2010年9月,我执教了一节市级古诗词教学的公开课。在这次面向全市的公开课中,我的课堂主要研究的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智慧理答。什么是理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即时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具有一定的难度。理答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课堂文化的优劣,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

为什么选择古诗教学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选择了古诗教学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选定的诗歌是《元日》和《江雪》。选择古诗教学,首先,我认为古诗教学想象的空间大,它重在画面构成,意境营造,智慧理答正可有利于学生对画面意境的整体感受。其次,我觉得在随堂课中,我们常常将古诗教学的课堂异化为“抄堂”,抄字词解释,抄整句话翻译,抄作者思想感情,等等。或者演变成一问一答式的课堂,问题小而多,细而碎,破坏了古诗所营造的意境。而意境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再次,作为需要一再吟诵的古诗,在课堂上我们却听不到一遍遍的诵读声。因此,我想借理答的研究做一点自己的思考。

如何设计问题让理答更有挑战性

选定了这两首古诗后,我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发现这两首诗歌情感起伏很大,非常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深刻体味诗言情,而且这两首看似毫不相关的古诗,其实它们暗含着一条共同的线索:围绕改革成败抒写诗人情怀。这样的特质,让我认定这两首古诗具备整合教学的条件。而理答主题的研究,也需要课堂问题的设计具有思维含量高、解答距长的特点,这样才能让理答生成更多的精彩。整合这两首古诗的教学,即意味着要整合相关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覆盖面,具有概括性,但又不能陷入对字词含义的穷追深究之中,这就要求问题必须具有高思维含量,具有值得学生研究发现的价值。另外,我还希望通过整合教学,能节省出时间用来积累、吟诵古诗。

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学,给予时间充分自学,让学生在自己用心学习研古诗的过程中整体感受古诗意境。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和学习能力,他们有能力做到这些。古诗的意境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会晤,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这种与古诗心灵会晤的时间,去感受那些言语所达不到的情愫。因此,我的课堂环节简单清晰,问题张力大,力图让出时间,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堂问题只有三个:1.你从这两首诗歌中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这个问题糅合在初读环节中,通过师生交流自然引出。2.你是如何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这样的心情的?主要通过学生自学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并通过师生交流引导来达成的。3.他们为什么而高兴,为什么而孤独呢?通过学生现场在网上查阅资料,根据诗歌情感揣摩、筛选资料,组织讨论,以及通过王安石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和柳宗元同期诗词的拓展,感受诗人情怀,感知并感悟“诗言情,诗言志”。课堂中,学生在前两个问题的引领下充分体会诗歌情感后,立即由第三个问题激起新的兴奋点,并由此获得深层的感悟,进而提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

如何通过课堂理答整体感受诗歌意境

在交流中,应如何在整体感受意境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智慧理答呢?我以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本人的细读文本。教师对文本读得越深越广越透,可供取舍的东西就越多。在本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不只是反复诵读诗歌本身,还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除此之外,要提升理答的质量,使理答更有效,智慧的教师还要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预设要在联系文本内容,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预设学生的疑问,也要预设学生的答案。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理答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合理的,甚至是精彩的回应。有时,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思维停顿,因此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善于倾听,耐心等待,以期让理答捕捉到更多生成的精彩。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下面几种方式进行积极的理答尝试。

一、顺手牵羊

诗中有些词语不受环境的影响,依然具有一般意义,不存在歧义的,可在读中顺手解决,避免在整体感知意境时一一追问,打断想象,破坏诗歌意境,如“千山”、“万径”、“蓑笠翁”。这就需要教师在对诗歌进行解读时,仔细比较、甄别,才可确定出这些不具异议的词语。

二、会的不讲

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可以是与整组的交流,也可以是与个人的交流。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理解到位的知识,在汇报中要大胆舍弃,节省出时间用来吟诵,把握住诗歌教学的本质。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让学生在脑中、眼前浮现画面,感受意境。如《元日》的汇报,过年的场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在此诗歌只是一个唤起学生回忆生活的媒介。我在充分参与学生学习,获得了这一确定后,课堂上随即取消一个个画面的陈述性交流,摒弃了关于传统习俗的讲解,直接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内化语言。我认为,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说话训练的机会无处不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重要的是如何让说话更有魅力。无疑,经典古诗词的积累诵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我让学生在《喜洋洋》的音乐中感受精练的语言和古诗的意境。这样的策略是建立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程度了解的基础上的。

三、一语道破

在汇报中,有些内容需要联系资料,有深刻背景的,或者是新授的一些诗歌创作方面的简单知识,教师可以一语道破。对于这方面知识,我认为教师不但要讲,而且要旁征博引,讲深讲透。讲解历来就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善用之,能让课堂充满张力。如《元日》中“暖”字的理解,一些学生只理解到“风暖”,基础好些的学生理解到“酒暖”,这里还有新春佳节里长辈“温暖的祝福”,风暖酒暖话暖,才使得“心温暖”,才与春节喜庆的氛围吻合;否则,只理解到习俗的层面,是不属于诗歌语言的教学的。

四、果断求同

在交流中,针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文本中有相似的情境或思路,教师要注意在一个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全班学生认识所有类似的情节,将相关内容有效整合,一步到位。比如“千山”、“万径”的虚指夸张;“绝”、“灭”的意思都是“没有”。不必一个个地分散解决,既浪费时间,又会使课堂拖沓无趣。类似的相关知识,可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行归类一并解决,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触发疑点

交流中,在学生割离相关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触发疑点,激发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进行思考,争取让学生自悟自得。比如,《江雪》中学生只理解到“孤舟独钓”,却忽略了“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意境营造。我引导学生再读下文,感受“孤单”与“孤独”的意境之差。在对“独钓寒江雪”一句意思的研究中,一位学生脱口而出:渔翁独自垂钓寒江上的雪。全班哄笑。我问他们笑什么,学生全都说:雪怎么可以钓呢?渔翁是在钓鱼。我顺势利导:“可是诗句明明说的就是钓雪,难道作者写错了吗?为什么作者不说钓鱼呢?”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去猜想。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我适时启发学生通过对古诗的诵读,领悟古诗押韵的创作特点,联系特点自然推出“倒置”这一古诗创作的方法,并通过这一疑点的触发,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并领悟到漫天飞雪在这里不只是一种天气,它更是作者的一种心情,一种意境。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