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三读文本潜心处理——《青山不老》备课的心路历程
杂志文章正文
三读文本潜心处理——《青山不老》备课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2        返回列表

刘素平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堂资源,它蕴含着社会文化,凝聚着许多专家、一线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因此,只有立足文本,用好文本,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效,又不失语文味。多年来,我在备课时通常以“三读”的方式来解读文本。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为例,谈谈我在备课时解读文本的一些心路历程。

一读——圈圈点点,啄字词

潘新和说过:“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因此,教师要在备课前沉潜于文本,心平气静地阅读。这是完全抛开思维定式,可以没有指向,没有边界,真诚地与文本对话,领略其字的深涵、词的精美、句的生动、情的真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

1.查字典,疏通“肠道”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在初读课文时,我会一点一点地斟酌文章的语言。现在有很多课文中的生字比较深奥,连教师都不能完全把它们读准。每当要读课文时,对于那些不能确定其读音的字,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查字典,绝不蒙混过关。如课文中的“踞”,我们往往会只认半边读“jū”,其实它是第四声。对于一些多音字、形近字,我更是认真查阅资料,确保每个字都能读得准确无误。如《青山不老》,在初读时,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列出学生易混淆或难理解的三类字:①易读错的“炕、坑”。②易写错的“虐、虚”。③难理解的词“盘踞”。只有对这些字词了如指掌,上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2.嚼词语,触摸“体温”

在放声朗读时,遇到能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迸发出来的字词,我就打上记号,认认真真再读两遍,想想作者为什么选择用它,而不用别的。如这篇课文中的“风雨同舟”、“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等词语,描写了一位山野老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为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造福于后人的伟大形象。在对文本语言进行细嚼慢品的过程中,我们只有走进文本的深处,触摸到作者的心灵,才能使语文课堂在朴实中凸显扎实,在平实中彰显厚实。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它们看似独立,其实背后潜藏着无限的“温度”。在上每篇新课前,教师都要沉人生字、词语的感性世界,触摸文字的“体温”,抓住那些看似寻常,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反映文章之精神的词语,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使语文课能根植于“品味语言,触摸文字”这一宗旨。

二读——框框架架,构模式

针对固定的文本,教师必须要自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情,因人、因时、因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增删、融合、提升,使教材生发出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内涵。为什么同样的课,有些教师却上得别出心裁,其关键是他们对教材进行了巧妙的处理,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对文本进行了解剖与重组。那么,如何才能活用教材呢?教师还得用心潜读,才能在头脑中架起新的自由框架,构建新的模式。

1.删繁就简

在第二轮潜读课文时,教师要大胆地删去多余的教学内容、繁杂的教学环节、冗长的教学情景等,弃繁就简,从而更快、更准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青山不老》的第一、二自然段可以删减、组合,通过一组多媒体课件对比,完成教学任务。第一幅是在中国的晋西北,狂风肆虐、黄沙满天的萧条景象;第二幅是绿树参天、树叶苍翠欲滴的绿洲。通过鲜明比照,学生知道了在条件那样恶劣、严峻的环境下,要产生如此天壤之别的变化,要付出多少的心血。这样处理既节省时间,又能快速切入主题。

2.甑选重组

每篇课文都存在集中反映文章思想内涵的句子、段落,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它们找出来组成块、连成段,让学生反复读,深入理解,整体感悟。这篇课文中可以甑选出下面几组:

①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一句通过数字再现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②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老农是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青山。

③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几句话把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三组内涵相似的句子整合起来集中教学,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对于文章中一些意思相反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它们重组起来,通过比较,衬托明亮、光彩的一面。在潜读文本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么两处:

一处是对老人生活小环境的描写: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千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一处是对绿洲这一大环境的描写: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通过将这两句话进行比较,很明显能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他对于小环境毫不在乎,甚至对自己也有点苛刻,可是对于大环境,他却鞠躬尽瘁。这样一对比,老人的光辉形象就在无形中变得高大、清晰起来。

三读——寻寻思思,拟拓展

1.想象补白

在读文章时,我们要有足够的洞察力,能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选择恰当之处对文本进行恰到好处的想象补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找到这个点是关键,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朗读。如《青山不老》的补白点,就可以把它定位在前面出示过的一组带数字的句子上: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说话拓展练习:

一年过去了,老人——

五年过去了,老人——

十五年过去了,老人——

日烈当空时,老人——

狂风侵袭时,老人——

在补充想象的同时,让学生更直观、感性地理解和感悟到,老人就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巧设练笔

在上每篇课文之前,我总想寻求一个练笔点,让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精神的震撼。在三读《青山不老》时,我把目光停留在文章的第五和第七自然段: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绿洲;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这真是前人植树,后人乘凉。老人的付出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这样一位执著的老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感到惭愧吗?在此启发学生想象:

老人的汗换来——

老人的累换来——

老人的行赢来——

经过层层递进的补充,最后引出课题,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就为后文的写埋下了伏笔,练笔点就应定在思维火花碰撞之处。“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蕴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句面的,郁郁葱葱的山林,满眼望去都是绿色,那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活力,它永远年轻;另一层是内涵,老人夜以继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山林付出的精神,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不褪色,是不会老的。很明显,我们要追求的是后者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在前面补白说话的基础上,让学生以书信的方式给老人写一封信,写下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

关于文本细读,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通过“三读”,对文本进行分分合合的处理,令人思想涟漪起伏,心潮澎湃激涌。会文需“三读”,当然,这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还需要教师学会“量体裁衣”。读文本要舍得花时间,不仅要用眼睛读,更要用心读,甚至是用生命读。唯有这种读才是高效的、有益的,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味。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