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辩证把握有机结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练习设计中“读”的几点随想
杂志文章正文
辩证把握有机结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练习设计中“读”的几点随想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周晓英

近几年的阅读教学改革充分突出了读的地位和作用,让书声琅琅重现课堂。但我们也时常看到,一些教师随意地采用朗读形式,导致读的效果十分不理想。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有积累、有感悟、有发展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辩证把握“读”的多样性,将书声琅琅与默读静思有机结合

不久前,我听了一堂五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从始至终热热闹闹,但学生并没有潜心地读课文,也没有认真地思考问题。如果中高年级教师能够安排十分钟的默读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让学生仔细体会、揣摩,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那效果也许会更好。但如此一来,这样的课堂也许会被同行斥之为“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改革气息。因此,许多教师就“因噎废食”,将默读——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给“封杀”了。

教师备课时尚需钻研教材、反复默读,一边细细读书,一边咀嚼品味;时而俯读,时而仰思,时而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或做批注。为什么学生学习课文时却不让他们默读?学生没有潜心默读,怎能边读边想?怎能发现疑问?怎能综合归纳?怎能自得自悟?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应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静心读书。虽然教学中会有各种对话,但这种对话也是以静心读书为基础的。课堂上也应有鸦雀无声的场面,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有质量的课堂。我们在欣赏“书声琅琅”的同时,又岂能把“默读静思”打入冷宫?

二、辩证把握“读”的参与度,将个别朗读与全员训练有机结合

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强调个别检测,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强调个别朗读。的确,个别朗读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学生的朗读质量和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好的个别朗读还有利于学生在读中思考,读出感情,张扬个性。然而,一味地进行个别朗读也是有缺陷的,其表现往往是一人读,众人听。教师虽然也布置了听的任务——看学生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或对词句、内容、情感等方面提些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朗读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注意力。如果朗读者读得出色,听者虽感到不错,却因没有实践训练,自己读起来还是结结巴巴;如果朗读者读得很费力,听者更是白费时光。有时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与其说是让师生评价,不如说是让大家挑剔。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心弦紧绷,其朗读的潜力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朗读的水平往往不能得到提高。

过多的个别朗读造成的结果是:个别朗读的时间越长,多数学生的读书实践就越少;被动听读的学生越多,单位时间内的朗读效率就越低。笔者曾做过统计,不少课堂的朗读时间高达15-20分钟,遗憾的是,这将近一半的课堂时间往往被三五个学生占据了,而近90%的学生却未有开口的机会。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旦有齐读,全班学生马上就会振作起来,注意力特别集中,自豪之情写在脸上,溢于朗读声中,大家都成为读书的主人。

实际上,齐读不仅为全体学生的朗读实践提供机会,还具有扶优携差、共同提高的作用。我在观察和访谈调查中发现,如果学优生能在齐读中充当主角,具有引领风范,他们会觉得洒脱而有成就感;如果学困生能在共同的朗读中读通读顺,也会受到情感气氛的熏陶,同样具有成就感。问卷调查显示,差生有98%的人喜欢齐读,优生也有81%的人喜欢齐读。可见,适当的齐读不仅不会扼杀个性,而且还有利于全员训练,有利于促进优生和差生在各自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辩证把握“读”的选择权,将读喜欢的句段与读全文有机结合

实施新课程以后,课堂上的师生情感和谐,气氛民主。为了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富有自由和弹性,教师往往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来读。这是对传统读书方式的改革,也是一种读的解放,这的确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过多片面的选择性阅读、过度随意的自由选读却导致了新的问题。首先,学习固然要照顾情趣,但又不能全凭好恶,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力;其次,对于“不喜欢”的内容就不阅读,怎么能跟上教学的节奏和进程?没有完整的系列阅读,如何能读懂、读好全文?我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而不顾实际,不把握整体,肢解、割裂的选读是有害的。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但面对如此之多的读书方式,我们也应该明白,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对教学方式的采用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和课文特点。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