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细节,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杂志文章正文
细节,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3        返回列表

施静

和谐而美丽的语文课堂是由许多的教学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孕育深刻。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打造高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人手,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预设细节,让课堂充盈灵动之美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慧心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才能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意境呢?在教学课文《二泉映月》中“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一句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课件中展示的中秋之夜的美景,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中秋之夜美丽景色的记忆。此肘趁热打铁问学生:想想看,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仿佛亲眼看到中秋月圆之夜月光洒落于湖面的迷人情景呢?(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儿,柔和一点儿。)如此创设情境,以悟促读,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这堂课,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人情入境地读课文,学生的情感在一次次朗读中流淌、升华。学生小手高举,小眼放光,思维的火花迸射,四溢,课堂上充盈着生成、创造的灵动之美,给人以享受。

二、关注细节,让课堂奏响和谐之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上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教师要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那别样的思维,用诚挚的热情、真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只有当这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彰显课堂的和谐之美。

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如果你是小春笋,你的眼里还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纷纷踊跃举手。第一个学生笑眯眯地说:“我看见了老黄牛伯伯在树下悠闲地吃草,它还向我问好。”我说:“你也向牛伯伯问声好吧!”第二个学生微笑着说:“我看见一位牧童在牛背上吹笛子,柳树姑娘在笛声中翩翩起舞呢!”我说:“多开心呀,是不是特想和它们一起跳舞呢?”第三个学生愉快地说:“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说:“老师也闻到了花香。”……这些问答,正因为教师关注了孩童纯真的生活,关注了孩童纯真的心灵,语文教学才充满了温情的人性之美,才滋润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播撤了爱和希望的种子。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于动脑去思考,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精彩的。

三、捕捉细节,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错误中有时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新的精彩。

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小培站起来张口就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哪是一首诗啊?分明是三首诗嘛!我就对同学们说:“小培真厉害,一口气背出了三首诗。有谁听出来了?”有的学生还摸不着头脑,不就四句诗吗?怎么说是三首诗呢?于是我让学生说说小培为什么把三首诗混为一谈。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白了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韵律相似。

在学生的错误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有价值的细节,立即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实,如果能够机智地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让“错误”精彩起来,它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提升生成资源的教育价值。

四、打造细节,让课堂流淌生成之美

潜心打造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显现。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依赖于教师对文本、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依赖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理念的不断反思。

比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我让学生们交流感受作者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为什么几番斟酌之后用了这个“绿”字。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因为当时是春天,大自然里最突出的颜色就是绿。”有的学生说:“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的气息感受无遗。”……

听着学生们的发言,我微微一笑,说:“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绿色还代表着——”话音未落,有学生马上领悟了:“我明白了,绿色代表生命和活力!”其他孩子受到启发,争先恐后地说:“因为绿色充满活力,象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原来,思维的火花是需要碰撞才能摩擦出火花的。一切学问皆从“问”中来,要适时地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课文中富有诗意的美,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不断的引爆,语文课堂才有可能成为学生一种诗意的向往。

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细节,课堂因你而分外精彩!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