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性学习能力
杂志文章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性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4        返回列表

沈衡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的、合作的、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引导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呢?

一、增强资源意识,拓宽教学领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内容,且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综合性学习时,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把校内校外的资源有计划地、及时地引入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盘活语文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如教学《荷花》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熟悉的教学资源,如电视上看到的洛阳牡丹花节,评选牡丹花等活动,选择有关赞美牡丹花的、描写牡丹花的诗文,来开展诵读、欣赏、讨论。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重新整合、调整教学资源,尤其是地方课程资源,能够调动的尽可能调动,这样能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

二、开放课堂教学,促进主动学习

综合性学习理念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主要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习惯。因此,课堂教学就要充分保证学生能主动读书、思考、练习。如教学《要下雨了》,可以先要求学生把第一部分读懂:“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再要求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小白兔来到了田边,看到燕子低飞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燕子的回答让小白兔明白了是要下雨了。教师就此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象:夏天要下雨了,还会有哪些迹象?小白兔继续朝前走,它还可能发现什么?学生都能联系自己所亲历过的生活现象,讲述精彩的故事:“小白兔继续朝前走,看到蚂蚁在搬家,惊讶地问:‘蚂蚁,你们怎么要搬家啊?’蚂蚁说:‘雨快要下了,会淹了我们的家,得另找个安全的地方。’……”学生主动参与文本学习、乐于交流,把文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相互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鼓励自主练习,引导感悟文本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运用练习,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新课,要鼓励学生先行预习,鼓励他们可以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生字新词,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读懂弄通课文,自己解决课后思考题,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一课教学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动手做练习,启发谈学习收获,谈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写学习体会,参考课文的方法写文章、写片断等。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能不能把你的收获写出来?”学生一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便有话可说,绝大多数都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体会。紧接着我又要求学生参与课文的方法把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写出文章或片断,然后小组交流。反复练习后,你会发觉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能透彻理解课堂上的知识道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体会。在鼓励学生发展综合性运用能力时,教师也要注意示范引导。课改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都需要学生通读通解和整体感受。因此,从整体上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主动练习,有利于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四、运用现代技术,培养信息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这就需要教师教学生懂得怎样确定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具体调查的内容、时间、方式、分工及成果展示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性学习能力。如教学完《恐龙灭绝之谜》后,许多关于恐龙的问题无法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把学生引向课外,可通过广泛阅读、上网搜索、参观调查等手段,来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以“你最想了解恐龙哪方面的知识呢”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搜集材料,并要求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加工、整理、归类,引导学生总结出搜集资料的途径。这样自然能够提高和强化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对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的一次重大挑战,要求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并在实际运用中锻炼、提高语文能力,也是语文老师准确把握并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和准确定位。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