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巧妙引导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杂志文章正文
巧妙引导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0        返回列表

吴咏梅

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浅显,很多教师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没有深度,要么简简单单地读过、说过,要么挖掘更深层次的资源,一味地拔高低年级阅读教学。这样“低不成,高不就”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低年级的课程内容是适合孩子特征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设计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从文本中获得乐趣,最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简笔勾勒,帮助理解

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画画,虽然很多时候是涂鸦之作,但却是学生主观感受和美好愿望的生动体现。抓住学生这一特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图文对照、读文画文的方法。无论是精美的挂图、教师寥寥的点睛之笔,还是学生的涂鸦,都能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进入文本,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目标。

如在《夕阳真美》一课里,有这么一句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格外壮丽。”“连绵起伏”是什么意思,学生们一脸疑惑。这时,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用高低不平的曲线勾勒出山的模样。很多学生得到了启发,说:“‘连绵起伏’就是指大山有高有低。”我又接着画了几座山,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说:“‘连绵起伏’就是指高高低低的山一座连着一座。”简简单单的几笔,让学生清楚深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二、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分角色朗读,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分角色朗读,虽然只是换了一种朗读方式,但是在学生的眼里,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扮演不同的人物在对话。为了让人物内在的情感通过朗读外化,学生必定要先主动地从文本中感受角色的情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猴子种果树》一课,有很多猴子与小动物的对话。如“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这一句,怎样读,才能把猴子心里的想法读出来呢?学生把“太长”、“等不及”读得尤其突出。当我问到为什么这样读时,学生回答:“这样能体现猴子做事情没有耐心。”“猴子想早些吃到果子,很着急。”可见,为了把猴子这一角色的话读得传神,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教师不能把角色朗读只当做读课文的一种方式,更应充分发挥角色朗读对体会人物情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情境表演,深化体验

好玩、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文本创设一定的情境,有时是一个背景图,有时是几个头饰,又或是一段音乐,再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表演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很多孩子喜欢玩水,可是在教学《雨后》一课时,虽然学生能从关键词句中读出小朋友在广场上玩水的快乐,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兴奋的笑容,他们与文本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为了找寻曾经玩水的感觉,我抓住“使劲地踩着水”,让每个学生都来表演,再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学生的心情瞬间释放,虽没有水却犹如真的玩水般激动。再来读读课文时,他们的感情氛围就水到渠成了。 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情境表演时,不要让学生角色表演重形式轻内在,变得华而不实。

四、引导想象,巧妙补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留有大量的补白空间。适当地引导学生猜测想象,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上下文,深入到文本描写中去补白、创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狼和小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课文的结尾写道:“说着,狼就向小羊身上扑去……”我让学生就“省略号”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生有的说:“可怜的小羊成了老狼的美餐。”有的说:“正在这时,一位猎人看到了,一枪把狼打死了,小羊得救了。”还有的说:“聪明的小羊往旁边一跳,狼用力过猛,栽到小河里。小羊趁机逃走了。”故事的结局各不相同,却同样生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显示出了学生的个性魅力。

当然,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活动因师生而异。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地阅读,就是有效的途径。只要我们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阅读的乐趣。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