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自主学习单——高效课堂加油站
杂志文章正文
自主学习单——高效课堂加油站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0        返回列表

何裕琴

课的质量高低影响孩子的成长、成人乃至成才。特别是语文学科,它影响孩子的终身,陪伴他们一辈子,它是长效的,不衰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这番话让所有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原来课的质量不只是决定学生这堂课的收获、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决定学生的学习生命和成长的质量!

咀嚼着,反思着,我们发现,原来最美的课堂不是学生的热闹,不是教师的机智,而应是课堂内在的高效。它应是容量与效果的双赢,是宽度与深度的交汇,是急缓有序、张弛有度的完美演绎,是学生各得其所、学有所长的提升。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开始急于寻求高效课堂的捷径。在我看来,有效设计和使用自主学习单,便是高效课堂的捷径。

一、自主学习单——学习任务的呈现

明确任务先行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品词析句、体验感悟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当然,要真正发挥学习任务的驱动、激励作用,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如果不明确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会各有侧重,难以统一。所以,一张有效的学习单应当明确告知学生这一学习时间内的学习任务,即“做什么”。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学习任务。

1.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各学段的“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针对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设置的,既具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也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呈现出科学梯度。每一堂课甚至每一个学习任务,实际上又是“次阶段目标”的确立,因而每一次的学习任务不应是笼统、模糊,甚至割裂、肢解的,它应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应是系统而有层次的。如何让具体的每一个堂课真正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或者说如何让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能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这就是一张有效学习单最需要考虑的。

第二学段(3~4年级)在阅读方面有这样一条标准: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那么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考虑安排提升学生这些阅读能力的相关任务。如《祁黄羊》一课便可以设计以下内容:“略读课文,你发现课文主要讲了让_____推荐______,______先推荐了______(填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又推荐了______(填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真正是一个____。”这样的学习单为学生提供了略读尝试,并让学生明白略读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更是阅读概括,明确中心的一个良策。这既是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石。

再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板块提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要求。那么,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时,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学习单:(1)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表现我军的正义和敌军的卑劣的词语。(2)反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写双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利用敌我双方交火时作者褒贬不一、精妙绝伦的战斗场面描写,让学生好好体会、辨别褒义词与贬义词不同的情感色彩,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文本特征的体现与捕捉

有效学习单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构建习得、领会的一个高效学习平台。一张有效的学习单,就应该是文本特点的准确捕捉,是引领学生感受文体特征,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媒介。

对于故事性、情节性强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三打白骨精》一文,具体可以设计如下:(1)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试着根据这六要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故事中出现了不少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语分别概括。

对于哲理性较明显的一类文章,则主要设计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其哲理的学习任务。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计:(1)“弯曲”的本意是什么?“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一句中的“弯曲”是什么意思?(2)东坡的雪松能存活的秘密是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3)由此,你一定想到了不少关于以屈求伸的一些名言警句或俗语,请写下一两句。这一连串作业的设计,无疑为学生领会“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样的中心,作出了必要又及时的引领,不能不说是一个妙举。

对于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能抓住事物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洋既能______又能_____的两面性。分别用上____、____等说明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阐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语文课离不开入情人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离不开模仿运用的迁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体的特征设计合理的学习单,才是有效课堂的最大保障。

3.学生兴趣的关注与引领

学习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考虑学生的兴趣所指,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也是确定学习任务的关键。

对于故事性强的文童,不妨设计故事续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创意(适用于低中年级);语言形式特别的文章,不妨让学生感受文字形式的妙处,也用诗一样的文字去写一写(适用于高年级);在理解四字成语后,不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语境,在小组交流或全班展示时考验其他同学的理解、运用能力……总之,设计学习任务时既可以把内容的“生动”作为诱饵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以充分用好形式的“互动”来引领学生兴趣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单——学习标准的明确

有任务还得明确目标。在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耍让他们知道眼下的任务该做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学会。不然,可能只是高耗低效的时间的消磨,学到最后也只是“学了”,却不是“学会”、“学好”、“学成”。

以学习生字新词为例,一定不能没有针对性地、笼统地表述为“学习文中的生字”;一定要明确到究竟读几遍,写几个,是否要求准确区分前后鼻音或平翘舌音,是否要另外找找它的同音字或形近字,是否要为它组词等。读课文,要明确读几段,是默读还是朗读,读的时候除了读准确、读流利,是否要做到声情并茂甚至熟读成诵;圈画批注,究竟要用中心词凝练地概括,还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去表达……

如《长江之歌》第一课时的学习单设计,针对文中的生字与其他形近字容易混淆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学习单:

(1)读生字“慨”、“埃”各三遍,在书本后的生字上完成描红,在课文中注音,并联系词语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

(2)“慨”、“概”与“溉”字形非常接近,请你辨一辨,填入合适的括号里,并仔细读读体会它们的意思。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慨”的读音与字形有了深刻的识记,在以后的练习中就不会出现错误。

当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学习单的设计可以当做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就轻松完成。如果生字并非易错字或多音字之类,可以不把学习单的设计放在生字上。通过实践,我发现学习目标的明确是学习任务得以有效落实的保证,是学习任务的指导与细化。要求越明确,学生的学习越有方向,会向着目标进发。

三、自主学习单——学习方法的引领

如果说学习任务是起点,学习目标是终点,那么学习方法则是良好的引领。学习方法的引领是保证学生完成高质量学习任务,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捷径。所以,有效学习单应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极佳载体。

以二年级下册的《识字7》为例,可以设计一张侧重于生字学习的学习单,在学习单上加上这么一句:“除了上面学到的‘示’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如果有困难就去找字典老师帮忙。”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让他们知道了学习生字的另一种方法——查工具书。

如果是理解词语,可以在学习单中这样表述:“联系上下文准确领会词语的意思”,“用这个生字组组词,试着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想想加点的词可以换成哪一个词,但意思不变”……

上面提到过的《三打白骨精》一文的学习单设计中有这样一条:“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试着根据这六要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这里面也渗透着方法的指导。当然概括文章大意时,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尝试。

自学并不是学生盲目地学,并不是为了收集错误、看学生暴露不足,而应是学生课堂前的积极探索,是一种兴趣盎然的尝试,是没有教师干扰下的一种自我获取。方法的渗透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自主学习前的必要。

四、自主学习单——学习时间的把握

一张有效的学习单还应明确规定学习时间的多少。明确时间,对学生来说既是约束又是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减少无效思维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当然,教师在安排学习时间时,一定要关注内容的难易、容量,做到合理、科学。如果时间安排过多,不但使课堂节奏显得拖沓松垮,更让学生觉得问题轻而易举能解决,完成后形成思想上的轻视;如果时间安排过少,学生均没有完成,那会流于形式,从而失去学习意义。 总之,一张出色的学习单应是针对课堂重、难点的有效设计,也是课堂重、难点突破的关键。当然,学习单的使用,既可以让学生人手一份,实实在在地在学习单上完成相关练习,也可以以全班PPT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只出现在教师的教案预设中,一切因课堂而决定,因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定。自主学习单是高效课堂的捷径,必然为高效课堂提速。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