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谈谈语文教师的课堂魅力
杂志文章正文
谈谈语文教师的课堂魅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俞东江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他的魅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缺少一些难以触摸的东西,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原地徘徊,难以超越自我,无法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我常常在思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你的语文课有亲和力吗——轻轻地贴近学生

上课时,教师若面无表情,话语严肃,不善于夸奖学生,不善于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关系就会僵硬,距离遥远。这样的课堂,师生都难以进入角色。下面,欣赏一段于永正老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

于老师(和蔼地):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如果你想知道我的名字,怎么问?

生1:老师,您贵姓?(于老师与他握握手,表扬他有礼貌)

生2:你的名字叫什么?

师:话说得很清楚,可是你要怎么问,才让我听得高兴、舒服呢?

生3:老师,请问您尊姓大名?

师(非常高兴):姓不尊,名不大,于永正。干钩于,永远的永,正直的正。敢叫我的名字吗?

生4(小声地、吞吞吐吐地):于永正。

师(笑了):你很勇敢,但声音小,能再大点声吗?

生4(大声地):于永正!

师(立正):到!在下便是。(笑声)名字就是一个人的符号,就是让人叫的。你们可以叫我于老师、于爷爷,也可以对我直呼其名。这不是没有礼貌,因为我是你们的大朋友。

于老师在学生中间就像一位老爷爷,他和蔼慈祥,可亲可近。为了能去掉 “著名特级教师”的光环,走进学生之中,于老师鼓励学生直呼其名。当全班学生勇敢而又胆怯地喊出了“于永正”时,他马上诙谐地答道:“到!”并告诉学生,名字就是一个人的符号,就是让人叫的。师生一下子成了平起平坐的朋友。

你的语文课有情趣力吗——牢牢地吸引学生

有情有趣是我最推崇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过瘾。在有情有趣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习得了本领,忘记了下课。请看薛法根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片段。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做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零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正确的规定就要人人执行。

师:爸爸,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嘛!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众惊叹)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众笑)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经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众笑)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

生(摸摸老师的头):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

读过薛法根老师的不少案例,最深的感受就是趣味横生。假如薛老师扮演父亲,学生扮演儿子,就不会有如此情趣。薛老师巧妙的角色互换,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教学难点,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此外,“父子”间的对话极具生活情趣,既再现课文又再现生活,这都源于薛老师风趣幽默的对话引导。

你的语文课有感染力吗——紧紧地牵动学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具有感染力,小学生由于阅历浅、见识窄,往往不能深受感染,这就需要教师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情感引导。请看王崧舟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

上课伊始,王老师引导学生带着“地球何以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疑问自读课文。

师:我看见读完课文以后,你们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老师知道大家的心情在发生着变化。

生1:我很惭愧,我为人们这样滥用资源而感到惭愧,他们非常贪婪。

师(充满激情地):你为那些贪婪的滥用资源的人们感到惭愧,因为你感到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生2:我感到吃惊,全世界这么多人,如果人人都像课文中描写的那些人一样随意破坏地球环境,那么我们在地球上就无法生存了。

师(激情赞叹):是啊,如果地球上的人都像文中那些贪婪无耻的人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球将毁于一旦!

生3:我感到很伤心,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她无私地为人类提供资源,人们为什么这样对待她呢?

师(充满激情地肯定):母亲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可爱,而她养育的儿女却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伤心啊,伤心啊!(停顿,缓慢叙述)

王崧舟老师的许多课例都极具感染力。尽管只是初读课文,但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已经触摸到地球母亲受伤的胸怀,感受到地球母亲的丝丝痛楚与悲哀。王老师深厚的人文底蕴,饱满的教学激情蕴含其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师生的生命感悟在课堂上尽情表达,学生们真正被课文感动了!

每位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身上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也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几种力量的融合。不难发现,教师的一切力量均作用于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全心为学生服务。在学习名师的同时,千万不能一味模仿而丢失自我,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