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有效生成三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有效生成三策略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龚静华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有效生成的基础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预设,生成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充分研读文本、提炼课内外资源的情况下,要对教学细节、问题、情境等进行精心预设,赋予预设“生成价值”。

[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片段

在教学“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埃斯内尔为什么以《即使你远在他乡》作为送别曲的名字?

生1:埃斯内尔以《即使你远在他乡》作为送别曲的名字是有用意的,他想说“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想念你的”。

生2:“即使”一般和“也”连用,我可以想到埃斯内尔会这样说: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啊!

生3: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能忘了自己永远是波兰人。

这时,我这样进行引导:是啊,这时的肖邦已经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音乐家,他的老师希望他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生4:他的老师一定会说“即使你远在他乡,也别忘了用音乐作为武器,鼓舞波兰人民奋起抗争,打败侵略者啊”!

……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没有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学生就不可能对文本有正确、深入、有价值的感悟。课前,教师预设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是课堂上有效生成的基础。

二、以生为本——有效生成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对话,这是有效生成的关键。

[案例]《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试着走进法布尔的童年,感受他对昆虫的迷恋之情。这一份情让他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为我们人类留下了精神和文化遗产。如果以后你们有机会到法国,正好走过这一位伟人的雕像前,你会对他说一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来到他的雕像前,我会向他深深地鞠躬,对他说“法布尔,你真是伟大,你为我们留下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真的感谢你”!

生:如果是我,我会对法布尔说“你对昆虫这样迷恋,为昆虫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你的这种滴水穿石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令我们敬佩”!

师:很好,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好孩子,能联系前面一篇文章进行思考,很会读书。

生:法布尔,我也是很喜欢昆虫的。但是我没有你的这种坚持,没有你的这种精神。如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和你一起来研究昆虫,一起来写《昆虫记》,向你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想得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能够把自己所想的记录下来,这也是今天学习的一个心得。看来,你们今天的日记内容已经有了,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尽情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使课堂成了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拓展延伸——有效生成的重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时,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学习拉到文本以外的对话,这样就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

[案例]《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片段

师:“残忍”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有谁知道?

生:“残忍”就是残暴的意思。

生:“残忍”是说日本侵略者狠毒、残酷。

师:是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你们能举例说说他们残暴、狠毒的禽兽行为吗?

生:暑假里,我看了电视剧《小兵张嘎》,日本官兵连那些手无寸铁的孩子都不放过,对他们严刑拷打,手段十分残忍。

生:日本侵略者侵占南京,对无辜的老百姓疯狂杀戮,有30多万人民死在他们的刀枪下。

师:不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他们无耻罪行的最好见证。

生:日本官兵每到一处,就对老百姓实行“三光”政策。

师:嗯,说说什么叫“三光”?

生:“三光”就是指日本侵略者每到一个村庄,烧光所有的房屋,抢光所有的财物,杀光所有的人!

生:日本侵略者还把中国人民抓去,把他们当动物一样进行活体研究,非常残忍。

师:是啊!这些人就是震惊中外的“731部队”,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但是,这同这两个孩子有关吗?没有,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呀!再读一读聂将军的这段话,体会聂将军的伟大人格。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设计“你们能举例说说他们残暴、狠毒的禽兽行为吗”这一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拓展,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文本,而是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更加深入地进行了文本对话,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