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的途径
杂志文章正文
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江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226661) 肖盛兰

著名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郭沫若也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的感受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语感应该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

一、创设情境,引发语感

法国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人所能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己感到的相仿的感情。别的感情,表现得无论如何精彩,对他都不生作用,用眼睛望着,心是一无所感”。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渲染气氛,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人情人境,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语感培养创设条件。

如教学《秋天》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我采用实物教学,精心准备了色彩鲜艳的瓜果、蔬菜、花卉等,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并用“秋天到了____”的句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看到实物时,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对于“多彩”一词的理解也更为透彻。适时,我将这样一段话娓娓道来:“是啊!秋天到了,我们漫步路边,看到枯黄的树叶像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慢慢降落;来到公园,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来到果园,看到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秋天呀,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然后我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这句话,他们都读得非常投入。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不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朗读水平,而且对语言的意蕴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二、合理想象,激发语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的丰富想象,是难以理解教材内容的,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感悟能力。低年级的课文寥寥数语,浅显易懂,但也蕴含着美的因素。我常常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或形象转换成生动的图像,以加深学生的感受与领悟,帮助他们体会字里行间的感情,回味文章的余韵和意味,激发他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如在教学《小雪花》一文第二小节:“小雪花飘呀飘呀,枝头的梨花越开越多,麦苗的棉被越盖越厚。小树和麦苗都睡着了,他们正做着快乐的梦。”这一小节很富有诗情画意,为了让学生将“飘呀飘呀”读好,我引导学生去想象雪花飘舞的情形;为了把“睡着”“快乐的梦”读好,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寒冷的冬天到了,自己躺在温暖的被窝中幸福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麦苗和小树在雪花的爱抚下进入甜美梦乡的情境。同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树和麦苗会做些什么梦呀?”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有的说小树梦见春姑娘给它送来一件漂亮的绿衣服,有的说小树梦见自己的好朋友小乌龟来看它了,有的说麦苗梦见自己长高了。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小树和麦苗的梦很美。这时再让学生读第二小节,已是水到渠成。学生在读“飘呀飘呀”时,把语速放慢、声音放轻,好像眼前出现了可爱的小雪花正飘飘洒洒、慢慢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美景。读到“睡着”“快乐的梦”时,学生仿佛自己就是享受雪花爱抚的小树、麦苗,脸上的表情美美的,还配上“睡着”的动作,真是让我欣喜不已。通过想象,学生不但强化了阅读兴趣,获得了美的感受,还提高了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注重朗读,增强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说离开了朗读,培养语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反复推敲,品味语言,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同样以《秋天》一文为例,我先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把自己的表情、语气、语调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低年级学生对语感点的把握不太准,常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子的情况,因此,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在范读时我注意把握课文的语速、节奏、情感、基调,并让学生试读,帮助他们找感觉,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一切适当机会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找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的感觉。

四、语言实践,巩固语感

语感的形成与学生的先天禀赋有关,也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加一些言语实践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在言语活动中表现为自动化方式,而要达到自动化程度只有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

语感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它必须靠有意识、长期扎扎实实的训练而逐步形成。课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但培养语感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重视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培养学生语感的机会。为此,我经常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才华,提高语言感悟力。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