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着力构建简约课堂 倾心提高课堂效率
杂志文章正文
着力构建简约课堂 倾心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江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226661)陶亚妹

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遣词造句巧妙,能够给学生以示范和启迪。但是,较多的文本却比较长,信息内容比较大,而相对的教学时间又比较少。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唯一的办法也许就应该像崔峦先生所说的那样:“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

一、深刻领悟文本

内容丰富的文章进行简约教学,发挥的效应要比较大。长文短教不是蒙混过关,敷衍了事,而是要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悟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1.拓宽内容,透过文字看实质

拿到教材,教师就是阅读的主体,是读者。于永正老师认为,教师解析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不要只关注于文本的表象,要通过仔细研读,认真思考,品位出文字后面蕴涵的东西,唯有悟出文字背后的味道,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学精品,里面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内涵比较丰富,课文当中的词句都浸润着作者的心血,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教师要沉浸其中,反复朗读文本,用心体会,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妙,领略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思,把课文读“活”。在朗读品位课文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与文本相关的拓展阅读,尽量收集资料,哪怕是细小的问题也不要放过。凡是收集到的资料,都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作家作品的共性和个性,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充实和发展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系统。简约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刻苦钻研文本,把知识的精华要义和学生共同研讨,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同步构建与发展。

2.厚积薄发,进行简约教学

简约教学并非简单教学,一混了之。教9币要旁征博引,深入钻研文本,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只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课文中包含的信息量才会更多,教师掌握的教学资源才会更丰富多彩。因此,教师要沉浸于文本中,正确、深刻领会作者的意思,成为作者的知心朋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材处理时,要化繁为简,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跳出教材,用教材教,成为学生的贴心人。

(1)目标要简明扼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信号灯,它引导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进程。如果一位教师上课连目标都弄不清,以己之昏昏又何以使人之昭昭呢?老子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着眼于大处,着力于小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学习需要,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桥》的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老羚羊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感受动物之间的血脉亲情。②凭借文中关键词句,诵读品味其表达效果,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2)内容要简约高效

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向四十分钟要效率。针对有些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教师要善于牵住牛鼻子。毕竟文本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展开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如何对教材进行取舍?有时教师还要进行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学生,需要搞懂什么?需要理解哪些词句?积累哪些知识?习得哪些学法?揣摩哪些写法?从换位中找准语言训练的关键点。

二、讲究巧妙方法

如何将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习透彻呢?教师要从所学内容的整体人手,精心思考,引导学生在品析文本的过程中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简化环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找准切入点

牵牛要抓住牛鼻子,学习也是如此。一篇好文章肯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紧扣这个切入点就能带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长文短教,千强枝弱的教学效果。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三亚落日》,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幽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对于三亚落日的热爱和赞美。文章的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在设计教学时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在深入研读课文之后,紧扣“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来展开教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诗意”,从哪里可以看出三亚落日真有诗意;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反复诵读,从而理解三亚落日的美。在找出这些语句的同时,让学生反复咀嚼,认真体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带着思考去研读词句,潜心会文,在推陈出新地阅读期待中不断激发新的阅读兴趣。一个恰当的切人点,能够把师生探究的目光熔于一炉,从而省时、扎实、高效。

2.抓重点段

文本不管有多么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有重点段落,教师只要紧扣重点段落,就能找到突破难点的契机,从而把握文童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孔子游春》一文,就可以紧扣孔子论水的那一段,特别是文段中的“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呀”这句话来展开教学。

3.抓好线索

一篇好文章,一定有一条贯穿始终的脉络,一节高效的语文课也肯定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文本的线索,还要紧扣线索,让课堂教学形成一个紧凑的整体,让散乱的珍珠变成珠链,从而驾驭课堂有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疏密有致。如《爱之链》中,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一老妇人对乔依妻子的帮助一乔依妻子关爱丈夫,这一线索就形成了一条爱的链条,形成了爱的循环。

语文课堂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立足于使学生从课本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陶冶情感,让学生在简约中学得不单薄。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