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自主 自悟 自得
杂志文章正文
自主 自悟 自得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8        返回列表

江苏淮安市深圳路小学(223001)殷定芳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与文本以及通过文本和作者、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引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读自悟,进而自我习得,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一、自主阅读,学生发展的首要前提

自主学习,是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以自我为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研究的心理过程。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仍流于一种虚假、肤浅的形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发自内心的积极需求,而是在教师的奖惩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或压力感。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千什么,不让千什么绝不千什么,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唯教师之命是从,唯教师马首是瞻,绝不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学习实质是一种应付式的学习,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丧失。

某教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先让学生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五节,在书上画出介绍这首二胡曲子特点的句子。画好后,教师提问:这首曲子分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找出书上的词语来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要求学生读出这些特点,语调要富于变化。结果学生读来读去,都不尽如人意。

在这个一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完全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了。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轻松的、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呢?首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次,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杜绝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以教师“讲明白”代替学生“学明白”,以学生的“学会”代替“会学”。

二、自读自悟,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悟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心理体验。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想象、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自读促进自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呢?

1.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并辅之以方法指导。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我用“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一矛盾点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找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各持己见,兴趣盎然,阅读积极性可见一斑。同时,也让爱因斯坦这位伟大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发挥示范的作用,为学生做榜样。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他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悟,但学生悟而不得。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自悟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养成自悟的习惯。教师说:“同学们,读书是件有趣味的事,如果能一边读一边体会感悟,你会感到乐在其中。比如,读到‘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我就停下来想这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想明白了。这‘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联系前文‘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也弄明白了。我还从‘终于’这个词中体会到一种情感,是一种惊奇、一种赞叹!你会这样读吗?”学生书声又起,果然获益匪浅。

3.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也能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文本价值取向的引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都是哈姆雷特。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读书见解,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但同时要基于文本,围绕文本的阅读理解来进行。如《小猴子下山》一文,教材本意是对小猴子的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提出批评,而有些学生却认为小猴子的做法是对的,符合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这很显然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的自读自悟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的,切不可拔苗助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或许结果往往是模糊不清,但学生却在此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自我习得,学生再发展的阶梯

自我习得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的事,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养成的习惯,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它是潜在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再发展的重要阶梯。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境界,真正把这种影响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使其自觉地指导学生的行为。

自我习得可以体现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等;自我习得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学习的能力,如辨析鉴赏美文的能力、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等;自我习得还可以体现为一种人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它是综合的,源自学习实践又超越、指导学习实践。

自主、自悟、自得是学生综合发展的三种境界。自主意识是前提,有了自主意识,学生才有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自悟是思维的过程,经过自悟训练,学生才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自得是习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因素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