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童话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特点
杂志文章正文
童话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甘肃兰州市西固区兰炼第二小学(730060) 洪海鹰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编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因为童话蕴含着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具有一种几乎是令人无法“抗拒”的强烈的吸引力、温柔的浸透力和巨大的感染力。对于孩子们倍加喜爱的童话故事,我们该怎样进行教学呢?

一、童话教学要教出“梯度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如何备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了解每个年级童话故事要达到的目标。以人教版为例,1-4年级7册书中每册都有将近一个单元收编了童话故事。就四年的学习,目标是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见下表:

从以上表格不难看出,编者在收编童话故事时,目的是在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这一点,根据编者的意图和学情来定位各年级的教学目标。

二、童话教学要教出“语文昧”

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的“根”,童话故事教学也需要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一年级《雪房子》一课中对“又……又……”词语的训练,二年级《笋芽儿》一课中对描写春光句子的积累……这些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关注,通过从字词到句段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童话教学要教出“童话味”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放飞自己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体验,形成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所必须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想象——走进童话神奇意境的通道。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想象是童话的翅膀。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童话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根“情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上册童话《去年的树》课文最后一部分,鸟儿和化身为灯火的大树告别的情景时,引导学生想象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可能在想些什么?这样的想象可以将学生带到一个独特的场景中云,真切地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2.创新——揭示童话内涵真谛的手段。很多童话作品,因为情节曲折的缘故,篇幅相对其他体裁的文章而言较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创新,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理解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自我感悟。

3.个性阅读——感受童话魅力的捷径。学生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和生活经验会导致其解读方式的不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不同。

请看一则《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还是喜欢小灰兔呢?

生1:我喜欢小白兔,因为他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

生2: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自己种的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

(大多数学生都放下手,表示赞同,有几个还在举手,于是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生3: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他也是爱劳动的。

生4: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他白菜,他说:“谢谢你”。

师: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优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生(齐):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还启发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全面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

4.多样化教学——引领孩子热爱童话世界的凭借。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表演、改写童话、动漫设计、写书评、给童话配插图、做游戏、写童话日记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总之,童话教学是小学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来教学,这样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