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情感共鸣: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杂志文章正文
情感共鸣: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江苏海门市海南小学( 226100) 季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三大课程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孩子与书中人物、教师、同学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投入语文学习、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了解朝夕相处的同学的思想。这是顺利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基础与前提,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跨世纪人才的基本要义。

当前,很多教师比较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这是值得深思并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能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话,那么他是在认真阅读、专心思考。如果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没有话语的投机、没有灵魂的交融,那么就很难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这方面加以引领呢?

一、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情感共鸣的先决条件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模式。绝大多数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不喜欢;他们喜欢东张西望,上蹿下跳,喜形于色;他们喜欢读书,积极要求进步,一遇到困难又会退缩不前……了解了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教学课文《司马光》时,我抓住孩子们的乐于助人、爱动脑筋、好胜心强、喜欢表现的特性,适时提问: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有什么好办法营救自己的小伙伴呢?话音未落,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来。有的说:“找来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伙伴拽上来。”有的说:“赶快找来绳子或者木棍,让里面的伙伴紧紧抓住,外面的小朋友们齐心协力把他拉出来。”有的说:“丢块大木板,让他抓住后,随木板浮上来。”还有的说:“像《乌鸦喝水》中的乌鸦一样,捡来石子往里放,也可以让小伙伴得救。”……孩子们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尽管有些并不是太实用的办法,但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竭尽全力。他们已经与文中的那帮顽童一样,在为营救伙伴而努力。

二、语言感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举措

一般来讲,教学是教师把个人心理和知识转化为语言、动作、态度、表情等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领会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同步。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是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如在教学《陈毅探母》时,我这样导入课文:“身为元帅的陈毅,一听说母亲生病,急忙赶回故乡看望。当母亲听到他回来的声响,连忙把脏衣服藏在床底下。可还是被细心的陈毅发现了,他二话没说,挽起衣袖,打来水,就帮母亲洗衣服,还一边与母亲谈家常。”从这简朴的语言中,你认识了怎样的陈毅?孩子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能体会到他们母子之间的浓浓的真情。这是很平凡的举动,这是很普通的事例,可是发生在日理万机的元帅身上,发生在自己也已经上了年纪的陈毅身上,就显得尤为感人。从母亲藏衣的微小动作中,可以看出陈毅无数次为母亲洗过衣服;也看出母亲对他的疼爱,她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操劳。

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艺术的教学语言。只有不断地锤炼教学语言,才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以语言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但受到感染,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树立榜样,从而能提高孩子们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合理想象: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必由之路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为了让孩子们触景生情,我在教学《放小鸟》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窗户内外两只小鸟的“深情呼唤”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两只小鸟的叫唤,让孩子们感觉到了它们之间的深情。于是,借此引领孩子进行合理想象:那两只小鸟可能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交流什么呢?于是,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想象成了小鸟与鸟妈妈(鸟奶奶等),他们身临其境,扮演各自的角色,将平日里家人之间的关系演绎得惟妙惟肖。在他们充分想象、交流的基础上,我又提问:作为文中的“我”,听了它们的叫唤,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想象,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分别、苦寻、重逢、相聚的感情波折,体验了其中的悲欢离合,还认识到了小作者的善良。孩子纯真的童心,天生对弱小动物有怜悯之心,再加之课堂上的想象环节,相信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行为准则。

四、作品欣赏:诱导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保障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也是文学之所以打动人心的根源。为诱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通过欣赏作品达到这一目的。如在教学完《悯农(其一、其二)》后,我适时为孩子们拓展同一主题的一组诗——《陶者》《蚕妇》《江上渔者》。诗歌中,田间挥汗如雨的农夫、江上波峰浪谷中颠簸的渔夫、家无寸瓦的陶者、衣衫褴褛的蚕妇形象,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虽然这样的年岁不再重现,但是当时的那份凄苦、悲凉却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上。他们为诗中的人物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当时的黑暗制度深恶痛疾。一支悲凉的曲子、一声深深的叹息、一句愤怒的责备、一个绝望的眼神都可能让孩子感同身受。有时,融入教师见解与真情的诵读,也能使孩子们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是学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教师、伙伴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活动过程。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其中的美好与精彩,进而提升自身修养与学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