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读 品 悟 用—我的阅读教学四部曲
杂志文章正文
读 品 悟 用—我的阅读教学四部曲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第二小学(021200) 王柏玲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新理念,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总结反思。借此,我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以此共勉。

一、以读为本: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没有提出读的要求,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每一次的读,都要明确读的要求,或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或品词析句,欣赏评价等。要逐步渗透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研读,引向深入。

阅读教学中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齐读,默读、轮读、自由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虽然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也不能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读的时机,讲究读的方式,提高读的质量和效果。比如,让学生思考问题时最好采用默读;初读课文时可采用自由读,轻声读,用喜欢的方式读;品评赏析时可用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巩固复习时可采用分组读、齐读;在学生读不好的课文时,教师要适时范读,再让学生仿读、练读。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创设读的情境。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到文中蕴含的情感,陶冶情操。例如,我在教学《花钟》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各种鲜花的图片,从视觉上把学生带入花的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美美地读描写花的句子,多形式、多层次,充分地读,读出文章的意境和情味,在品读中领会到花儿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品词析句:美妙语言的细嚼慢咽

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静静地走进文本,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

换词比较: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两句话: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通过换词比较,学生体会到雹子又硬又重,用“打”字最恰当,而用“落”字就不能表现出雹子的特点,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省词比较: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

通过省词后与原句比较,学生们品味出一个“好”字写出了父亲对鲈鱼的喜爱之情,舍不得把它放走。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如《爬天都峰》一课中,描写天都峰险的句子:“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我让学生体会“挂”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学生体会到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天都峰的“陡”体现出来。

通过采用换词比较、省词比较、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等方法品味词句,学生能感悟到作者遣词的准确和精妙,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

三、感悟体验:阅读文本的思想升华

珍视学生阅读的感悟和体验,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感悟的主体,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感悟,用心去品味、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只有充分地自主感悟,学生才能心领神会,真正学有所得,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就阅读教学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鲜活的、有机的整体,感悟时要摒弃那种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的做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感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使初步认识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下去,否则单凭一些局部的印象是很难获得正确认识的。

四、积累运用:阅读教学的成果施展

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感悟,把感悟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使学生会意、人情、悟法、明理。在重点感悟的过程中,也要有整体意识,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对有些词语、句子的感悟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全篇课文来感悟。这样,学生才能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习语言,重在直接吸收和积累语言。熟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要引导学生多背诵鲜活的词语、生动的句子、精彩的片段、文质兼美的篇章;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增加阅读量;还要让学生扩大视野,加强生活积累,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当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语言,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文综合素养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更多的主动权,自觉地去学会读书,学会品味,学会感悟,学会学习。让每个学生会读、会说、会写,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运用自如,全面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