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阅读,让语文教学彰显魅力
杂志文章正文
阅读,让语文教学彰显魅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小学( 222300) 王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的多样性,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运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朗读感悟.让学生在品读中动情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主要方法,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品读,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以教学《二泉映月》为例。《二泉映月》所表现的是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十分丰富,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内容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让学生欣赏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初步感受《二泉映月》的旋律与意境,让琴声把学生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在音乐声中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化入琅琅的书声中,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反复揣摩中走入阿炳的内心。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的朗读时而舒缓、时而起伏、时而恬静、时而激荡。学生以读传情,深入感悟课文的文字美和乐曲的意境美,品读出了阿炳当时的复杂心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首先出示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及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指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表演腰鼓的壮阔场面,感受这种音乐形象,学生兴趣与热情高涨。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在各种形式的读中,学生逐步理解了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还歌颂了黄土高原,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写安塞腰鼓,其实是在写打安塞腰鼓的人,是在写这些和命运抗争、跟人生搏击的人。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到,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是在敲响生命的鼓点,迸发生命的激情。在读、悟中,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读出了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

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感悟中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界定了语文课程的范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对语文课程的重要阐释。这里的“运用”不仅指说和写,也包括倾听和阅读。在教学时,我努力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学会运用。

教学《九色鹿》时,在教学的末尾环节,我创设了一个拓展话题:无巧不成书,调达再次落水,九色鹿还会救他吗?

师:调达又落水了,九色鹿会救他吗?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你判断的理由。

(生自由读书,小组讨论交流)

师:谁能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九色鹿不会再救调达,因为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生::我认为九色鹿还会救调达。你看文中写“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了上来”。由此可以看出,九色鹿很善良,它救人是不加考虑的。所以,九色鹿肯定会给调达一次机会。

生,:对于调达这样的小人,九色鹿不会再救了。文中,九色鹿对国王说,他与调达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在一起会被天下人笑话。

生。:我也认为九色鹿会给调达一次机会。你看文中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其中并没有让国王杀掉调达,他还是想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的。

学生凭借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诠释了九色鹿的“善良”,并能恰当运用文中的语言文字来解读九色鹿的性格特点,读懂了这是一只不仅有爱心、有智慧,还有同情心的九色鹿。学生在阅读中调动了情感体验,在理解中学会了运用。

三、引导评价,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小学生涉世不深,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中教会学生思考、辨别、评价,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教学《船长》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哈尔威作为一名船长,完全有自救的机会,他为什么选择同轮船一起沉人海底?在教学时,我没有把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认识统一在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上,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留下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思辨。在朗读、评价中,学生认识了船长那伟大的灵魂,体会到了他舍己救人、爱护妇女儿童的人性美,读懂了哈尔威船长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在践行着与船共存亡的品质。

学生在读中思辨,在思辨中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学生在阅读中接受了思想的洗礼,从简单的字句中读到了深刻的内涵,读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读出了语文的味道,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滋润、智慧的启迪,获得了精神的成长。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情趣,让学生乐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学生会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力,让学生善读。我们的阅读教学还要教会学生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会学生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我们要让阅读彰显出语文的魅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