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运用语言——例谈词语的运用
杂志文章正文
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运用语言——例谈词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8        返回列表

江苏苏州市实验小学( 215000) 赵洪

在教学中,我们都认为:词语,只有理解了,才能用。这句话没错,如果连词语的意思都不理解,何谈运用。可是,理解了,学生一定会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教师还没有教如何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充斥了“理解”,但对如何“运用”却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地在课末做一下点缀,甚至根本没有。而在课后的各种检测题中,要求学生运用的题目却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学生是在自主摸索中形成自己的语用能力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的观点是在运用中学习运用。下面,以词语的运用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趁热打铁,即学即用

案例: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身脱险记》。

在这里,“有气无力”这个词与上文出现“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生动活泼,使人仿佛看到杂草歪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的词,有必要让学生不仅理解,更能使用。在理解了这段话后,我及时出示了以下两段话,引导学生填空:

小明的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该吃晚饭了,她有气无力地对小明说:“_______ ________”

400米跑终于结束了。我有气无力地对前来搀扶我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 ”

这样的填空,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有气无力”,更让“有气无力”这个词与生活相连,刻上了生活的印迹。相信,当学生遇到相似情境时,“有气无力”这个词会脱口而出。

即学即用,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也不必担心影响教学的整体性,却很好地让学生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同时,正因为是即学即用,因此不求词义的全面、运用方式的多样,只在某一点能适当地运用就可以了。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

二、一课一词,扎实指导

一课一得,是底数。一课一词,也是底数。现在的课,特别是公开课,已经很少看到指导造句了。虽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有造句练习,但这些练习都是作为作业布置的,在课上鲜有指导。批阅学生的造句,教师往往只关注句子是否完整、是否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到底这个句子的质量如何,却往往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考虑考试时不扣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并没有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出发思考造句的功能。

与上面的即学即用不同,一课选一两个词进行指导,必须耐心细致、面向全体、扎实有效,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牢固掌握这个词的运用,并举一反三,获得运用的规律,提高语文能力。我十分欣赏于永正老师对造句的指导。从他的指导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指导的基本策略。

1.熟读,理解例句。每一次在课末进入造句环节时,于老师总是先出示文中例句,再次熟读,了解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和意思。

2.仿说,发现规律。在指导“寻找”(《狐假虎威》)一词造句时,于老师以原句“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为例子,指导学生口述“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和“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让学生接着说下去。这两句话与原句在形式上相同,学生能较容易地续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于老师适时引导:“除了寻找食物,还可以寻找什么?”“它找到了吗?请接着往下说。”这样的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寻找”一词的运用规律。

如,对《雾凇》一课中“情不自禁”一词的运用,我是这样操作的。

1.将最后一节熟读成诵。

2.教师引导在本课的第二节中运用:当夜幕降临时,看到眼前的雾气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一一一 一当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时,人们又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一 。

3.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课文,继续强化对“情不自禁”的运用: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做。比如,在《咏华山》中,当小寇准登上华山,看到壮丽的华山美景时,就情不自禁地吟诵……;在《桂花雨》中,当桂花香与檀香交融在一起,父亲就情不自禁地诗兴大发,即时口占一绝……;在《珍珠鸟》中,当作者看着趴在肩头熟睡的小珍珠鸟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呼唤……

4.再次诵读《雾凇》最后一节。

三、回归生活,师生互动

学到的词语,最终是要走向生活的。学生能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这些学到的词句,才真正显示学习语文的作用。时常有家长说:学了那么多课文,也背了很多,怎么也不见我孩子用?虽然我们会解释,语文学习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会有质变。但是,学过的词句,一点都不用或很少用,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运用练习之外,我更注重在生活中的随机运用。比如,看到雨后的天空,我会让学生感受“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的景象;教室门前的石榴树开花了,我会让孩子观察想象,体会什么是“活泼的小喇叭”(《石榴》);如果上课有人在悄悄讲话,我会让学生用“窃窃私语”(《海底世界》)描述眼前的情景……

学习《掌声》一文时,正好有一位学生开小差而被叫起回答问题,“犹豫”、“慢吞吞”就这么形象地展现在眼前;之后,由于专心听讲,好几个问题都被他精彩地回答了,我及时让学生给予“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位乖巧的学生在掌声的激励下,竟然也像文中的小英一样“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后来,我让这位学生将本节课的经历写下来。一篇同题作文《掌声》就这样产生,课文中的许多词语都在文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作为教师,我也不端着教师的架子,时时让学生关注我的表现,用学过的词语作简要地描述:听到好消息,“喜滋滋”“乐呵呵”(《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吭”(《军神》);坐着,腰板“挺拔”(《北大荒的秋天》);走起路来,“一摇一晃”(《掌声》)……

回归生活,师生互动,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学到的词语不是冷冷地躺在书本中的,而是应该让它们跳出书本,和自己、和生活融为一体,形成强烈的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师有教“用”的意识,学生有学“用”的意识,何愁学生语文能力不提高?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