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杂志文章正文
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4        返回列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课堂气氛里,探求人生的真谛,学生就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有效而巧妙地做到这一点呢?

一、善于营造诗境,捧起诗意的语言之花’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是师生同生共长的精神家园。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展现教材的美妙意境。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的《雾凇》这一课,教师富有感情的描述,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

“雾凇很美,大家想不想亲身去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教师作讲解)“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作好情感上的铺垫,学生在诗意盎然的课堂里尽情地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这样,学生在领略诗意、体察诗情的氛围中张开了学习的双翼。“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的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学生将会徜徉于诗一股的美景中,感受到语文之美,并长久地浸润其间。

二、精心呵护诗心,构建诗意的桥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可见,幻想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呵护诗心,就要给学生留足梦想的空间,鼓励其展开奇思妙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善待他们的奇谈怪论,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存在。呵护学生的心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课堂才会焕发出诗意的光彩。

三、巧燃心灵的诗情,激起诗情的浪花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洋溢着情感,弥漫着想象、幻想,充满着爱的境界,因为它保留了所有赋予人内心活动的东西:灵光闪现的顿悟、蓬勃向上的激情、悲喜交集的感受、脉脉醉人的温情、美好动人的想象。

《生命的壮歌》讲述了一群羚羊被猎人追赶到悬崖边,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了能让小羚羊顺利跳过悬崖,老羚羊招呼小羚羊先起跳,老羚羊紧跟其后飞跃出去的感人故事。教师若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让激情荡漾的话语缓缓流淌,孩子们心中涌起的将是对动物的理解、同情、赞赏、崇敬……诗意的课堂注定是充满激情的生命之旅。孩子们内心感到了真正的震撼,涌动着生命的灵性。孩子在写《生命的壮歌》一文的读后感时,联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和父母经常鼓励的话语,得出了只有爱才会让生活变得温暖而美丽的结论。

四、拥抱诗意的情怀,享受诗意的人生

诗情、诗意、诗心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孩子幼小的心灵是纯净的。童诗是孩子心中永恒的语言,可激发他们对的文化的向往。当然,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要培养多少诗人,但应该让他们爱诗、读诗,我们的课堂里应该赋予他们文化的气息。我们应以“让我们的教学蒙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为理念,让孩子从小懂得用一种审美的目光来看待世界。

拥抱诗意的情怀,要求教师必须永葆一颗童心。画家柯罗说过:“我每天向上帝祈祷,希望他可以使我像孩子那样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观察自然。”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诗意的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的歌。诗意的语文课堂体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导语中,体现在学生一次又一次陶醉的吟诵中,体现在学生津津有味地对优美画卷欣赏中……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尊严,享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和甜蜜。这样的课堂,是心灵流动的乐章;这样的课堂,是人性弥漫的天堂;这样的课堂,是文心流泻的诗章。让我们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