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有效指导,使课堂生成更有效
杂志文章正文
有效指导,使课堂生成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走进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在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堂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产生了个性化的感悟,他们的精神生命得到了展示,这使课堂精彩纷呈。然而,由于教师对“积极倡导”的片面理解,出现了类似于当下校本教研中“萝卜炖萝卜”的现象。我们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顺着自己的思路随心所欲地交流、讨论,有各说各的,有漫无边际的,有原地绕圈的,有不断重复的。而我们教师又害怕讲,担心讲了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会使课堂缺乏生成的精彩。说穿了,怕“反新课程”,因而出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耗低效的症状。

如何解决?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提出了“专家引领”这一策略,改“萝卜炖萝卜”为“肉骨头炖萝卜”。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是“专家”,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的及时介入、有效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实上,我们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的精讲指导,不能否定必要的接受式学习。毕竟,我们的课堂有着一个不可改变的重要因素——时空的局限性。

一、指导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理念。可是,在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了,却丢失(或是说忘记了、顾不上了)与文本的对话,使课堂“散而无神”。请看《西门豹》一课的教学片断。

[案例]

为了让学生深层地理解西门豹惩治恶绅、巫婆的巧妙,教师以“假如你是西门豹,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作问,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以期将学生的办法与西门豹的用计对比,体会出西门豹计策背后的良苦用心。课堂中学生是这么说的:

生1:我觉得西门豹的方法太麻烦,其实他只要在大堂上审问一下巫婆、官绅头子就可以判他们死刑了。

生2:假如我是西门豹,我要把所有官绅和巫婆统统投到河里,斩草除根,省得他们日后作乱。

生3:假如我是西门豹,我要把官绅头子、巫婆下油锅,投到河里去太便宜他们了,老百姓不解恨。

生4: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好办法,是一刀一刀地割,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让他们尝尝作恶多端的后果。

[反思]从学生的对话来看,第一个学生与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已与教师的预设相一致,可以与西门豹的“用计”进行比较了。教师教学重点是要让孩子体会西门豹计策背后的良苦用心,如果再让学生说下去就意义不大。从现场的生成来看,第三个学生和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似乎在比赛谁更残忍,这样的生成既无效,又有害。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去探究西门豹用计的妙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却丢失了文本的话语权。

二、指导全面感悟,解读文本内涵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入选教材的文本是作家自身生活阅历、经验、思想的积淀,这使得文本与我们教学的对象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距离存在。文本表述的意蕴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自我把握,甚至“剑走偏锋”。

[案例]

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时,当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不惜流血牺牲,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时,教师及时指导点拨:“那么,志愿军有没有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呢?能不能从课文中看出来?”于是,学生再读再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生1:志愿军空着肚子在阵地上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这可以说明必然有流血牺牲。

生2:大娘救的是伤员,伤员就是流血受伤的。

生3:侦察员老王被敌人抓住肯定要挨打受刑,也不免要流血的。

生4:敌机在前沿阵地轰炸,也说明志愿军在流血牺牲。

于是,教师再让学生齐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含义有什么新的理解。

[反思]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文本中写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流血牺牲是“明线”,而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没有正面详写,是“暗线”。只有两线并存,方能全面感悟。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点拨,通过创造性地设问,诱使学生从文本显信息中去推理出文本中的潜信息,不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促进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三、指导突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

儿童的心灵是开放的,他们乐于接受各种思想,但常常缺乏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思维缺乏深度与广度,容易出现定势,或是囫囵吞枣地接受文本的观点。

[案例]

教学《蛇与庄稼》一文的第二段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与苜蓿的关系,教师设问:“如果当地苜蓿长势不好,应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按照已形成的思维定式,回答:“增加猫的数量。”教师便反问:“如果是因为土地贫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用增加猫的数量也可以解决吗?”于是,学生认识到:要先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苜蓿长势不好。这样,在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同时,又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具体的情况要作具体分析。

[反思]苜蓿长势不好从生物链上寻求减产的归因这没有错,但实际生活、生产中造成减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教师这一指导性提问的设计十分必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生新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懂得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指导理清思绪,明确探究方向

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强音。课堂有限的时空,使我们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筛选或整合。

[案例]

在研读《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时,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有哪些疑问希望解决,学生提出不少问题。

生1:“我”为什么不怕妈妈打,而怕看到哀愁的目光?

生2:“我”为什么那么馋?

生3:课文中写“羊儿回圈,鸟儿归巢”跟“我”有什么关系?

生4:“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特殊”在哪里?

生5:“我”挖荠菜为什么说“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师:真不错,大家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但要研究这些问题,如果按大家说的一个一个地去研究,显然缺乏条理性。实际上,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与“我盼春天的荠菜”有关,那么“‘我’为什么要盼望这十分普通的春天的荠菜”关键在于“我”。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我”。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说说“这是

的我”。(学生再读课文)

生1:这是饿极了的我。

生2:这是受尽追打、侮辱的我。

生3:这是怕妈妈哀愁的我。

生4:这是追求精神坦然、自由的我。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填写,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想想:“我”盼春天的荠菜为了什么。

[反思]当初读课文后,我们的学生往往能够提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浅显的,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或自己细读文本解决;有些会涉及文童表达的主题,和我们教学的重心相一致,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比较零碎的,缺乏条理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揭示事物之间的主要矛盾所在,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中,开始学生提了不少的问题,应该说都很有价值,但必须把这些问题集中为一个主问题来解决。本例中,教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这是

的我”来统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写,研读相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感悟。这样,学生自然领悟到“我盼春天的荠菜既为了解决饥饿,又为了精神生命的自由,不受欺压”的结论。

五、指导相关背景,深刻领悟文本

缺乏对文本背景的了解,往往是学生在学习时感悟出错或出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课前查阅背景资料,也可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事先查阅时,学生往往着眼于大背景,而忽略一些小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中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

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对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胜负,争论不休:这时教师给学生指导:“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几点提示:一是秦国比赵国强大,秦国是大国;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是臣:三是瑟与缶虽然都是乐器,但瑟是弦乐器,声音悦耳,缶是打击奏的乐器,声音单调。大家再细细读读这部分,思考一下:这场斗争究竟斗得怎样?”

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认为赵国胜利了。因为秦国是个大国,赵国是个小国。大国的王为小国的王演奏乐器,小国的王也为大国的王演奏乐器。比较起来,在当时的人们认为,大国的王显得更难堪。”有的说:“赵国占了上风。因为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秦王是君,蔺相如是臣。这样也显得秦王更难堪。”有的说:“同样是乐器,一种是为另一种乐器打节奏的,是配合瑟演奏的。比起来,秦王显得没能耐。”

[反思]学生虽然对文本多次进行阅读,但其思维因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等的不足而不能深刻地领会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智勇双全。当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卡壳时,教师就必须给予适当的背景指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有效指导,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指导不是替代,不是替代学生的感悟,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指导必须及时,在学生需要时,能毫不犹豫地介入;必须精要,讲在点子上,干净利落地处理;必须充满张力,教师的讲应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再探究的欲望。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