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古诗词人文教育探析
杂志文章正文
古诗词人文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一、了解背景,感受人文情怀

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发动学生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为学生创造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品味语言,涵养人文情怀

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精髓和遣词造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认识。要深入地领会和鉴赏古诗词的精髓,就要先理解其中的词句。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采用单音节词,如《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射等,在发音上,古诗词也有独特之处,与现代文具有较大差别。例如,《回乡偶书》中的“衰”字的发音。在句式上,倒装句是古诗词经常采用的表达形式。例如,‘客愁新”实际是“客新愁”的意思,在翻译成现代文时,要将顺序理清。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例如,在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时,要向学生介绍诗词的这类特点,将古诗词的精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朗读感悟,丰富人文情怀

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教师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精髓,与诗人在情感上共鸣,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充分感受古诗词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刀所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的朗诵增加音乐背景,以强化现场气氛,让学生全心投入。例如,在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敕勒歌》时,用一段蒙古草原音乐,给学生伴读。通过多次的朗诵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诗歌中的豪迈之情,被诗歌所描述的蒙古草原的气魄所深深打动,仿佛北方的羊群就在眼前,放牧人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游牧民族热爱大草原、热爱放牧的情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髓。高声朗诵诗歌,不仅能够让朗诵者更好地体会到诗词的韵律和意境,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想象赏析,培养人文情怀

(一)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诗歌具有用词精练、语句高度浓缩的特点,诗句的意思跳跃性很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情感。意象,是欣赏古诗词的一个关键词。它通过触景生情,让读者从环境描写中发现作者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包含了作者对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和丰富情感。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立意与主题,都与之密切相关。意境综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创意。古诗词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意境是用来描述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物象。教师要注重诗歌意境的剖析,将学生带入诗人创造的独特境界之中,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山居秋暝》为例,在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创造的意境:竹子、泉水、村妇等图画元素,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有人这样评论诗歌:以情感人,莫过于此。诗歌从实质上讲,是诗人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是他们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内心感受。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升华情感,将自身情感与诗人情感交融在一起,和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为学生营造诗歌特有意境,通过饱含感情的讲解将学生带人到诗歌的情境中,再去揣摩、感受诗人的创作心境,达到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处境,与之共鸣。例如,在讲解《示儿》一诗时,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操、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从而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同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一个扮演陆游,一个扮演陆游的儿子,进行情景对话。这样,为学生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提供了条件,让他们充分地体会作者此时的内心情感。再如,教学《游子吟》也可以将其改编成话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将母亲与游子之间的深厚亲情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了解背景、品味语言、朗读感悟、想象欣赏时,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熏陶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