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寓言教学要做“加减乘除”
杂志文章正文
寓言教学要做“加减乘除”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225000) 王亚莉

寓言故事短小精炼,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哲思。在文学体裁中,寓言也因为形式特别,文学价值高而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正因为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众多的寓言故事,而有些故事流传久远,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当下的小学教材中,无论哪个版本,寓言故事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而对于不同的学段,教材中又分散着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寓言。如苏教版低年级教材就安排有《狐假虎威》《狼和小羊》这些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国外寓意,而在中高年级则安排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寓言。

寓言故事在教材中的比例之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寓言教学的深刻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寓言文本,借助寓言的语言规律,给予学生寓言学习的收获,发挥寓言故事的语文功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创新传统教学的“读故事、讲寓意、说感受”的固定模式,在教学中尤为重视对寓言故事进行“加减乘除”的做法,给传统的寓言教学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课堂呈现出了新颖别致的气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加:课堂教学中增加形象感知

寓言故事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或庄或谐,总是带着独特的形象特质。故事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形象充满了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要引导学生增加对这些故事形象感知的力度。如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把视线聚焦在故事中两个特征鲜明的主角上,互不相让的鹬和蚌的形象流传千年,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代代人。教者在组织教学时要关注文本特征和故事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它们的语言和动作,可以通过想象画面,角色转换,借助提示语等方式读一读对话,讲一讲故事。学生对故事形象的感知深刻了,也就会在这一基础上充分接受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丰实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的认知与积累。

二、减:寓意揭示时减少纯粹说教

寓言故事因含有深刻哲理而常常让教师们陷入空洞说教的境地,认为讲寓言就是为了揭示寓意。因此,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意味深长式”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忽视了故事文本的趣味性和整体性,整个课堂贯穿以几个问题,辅之以单调的师生问答,教师整节课就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大意,最后提炼寓意,丰满的寓言故事被“肢解”成了“皮”和“骨头”,学生的头脑中只留下了干瘪的形象和似懂非懂的一堆大道理。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寓言教学应当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引导他们提问,组织他们争论,让学生融入文本,自由表达。如在感知了《鹬蚌相争》的整个故事后,我设计了“怎样劝一劝鹬和蚌”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兴致高昂,纷纷用自己的观点和智慧去劝说鹬和蚌,既切中要害、有理有据,又做到了态度和善,以礼服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寓意,也锻炼了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三、乘:文本处理后倍显语文功用

寓言故事被选人课本,它就不再单纯是一个故事了,更具有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寓言教学绝不能仅仅是为了了解故事,明白道理。寓言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依托文本,多维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教学《鹬蚌相争》时,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分段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力求用简练的语句进行表达,同时思考每段都与题目有哪些联系,然后将简单的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整体感知故事。之后,教师再引导:“你觉得读好哪些重点词语才能读好对话?”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感受、去理解,有机地融朗读、感悟为一体。最后再通过言语实践的环节,将文本的语言予以转化,达到积累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尽情地读与演中体会鲜明的艺术形象;在个性的读与说中探寻寓言的价值核心;在智慧的说与写中连接寓言与生活的通道。

寓言故事能流传至今,除了它语言简练、内涵深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潜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在加强文字训练和积累的同时,还要善于指引学生感知寓言文体,传承传统文化。《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是大臣用来劝诫君王的一则故事。在课堂上,当学生充分感知了故事后,我适时引入了原文,并帮助学生读通古文。学生在古今对照的形式下进一步感受到了传统语言的精妙所在,理解了寓言的价值存在,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除:教学评价时消除随意拓展

传统寓言大多是源于生活现象而虚构出的具有戏谑特征的故事。这类寓言很多都演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成语而广为流传。它们的教育意义也已经成了一种固定存在。因此,对这类寓言的解读,要遵循它的核心价值,不能随意拓展。《鹬蚌相争》这则故事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鹬被夹住了嘴怎么还能说话呢?面对蚌的毫不相让,鹬就真的没办法了吗?答案显然很多,但故事就是故事,它不是为了追求多么严密,多么符合逻辑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质疑于这些话题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寓言故事背后的价值存在,不能任由学生去个性解读,随意拓展,要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一种趣味,一种文化。故事流传千年,人们都已经熟知了,鹬蚌和渔夫已经成为恒久不变的一种文化标志,是“两败俱伤”的一个完美诠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