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文由心生 ——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文由心生 ——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小学(226503) 张松海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难看出,作文只有做到文由心生,才能以情感人。如何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习作教学联系起来?

一、活动引领,积累素材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学生的习作也应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激发表达的欲望,文由心生。

我经常利用语文实践课开展吹气球、“你做我猜”、吹蛋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很活跃。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进行适当的指导,再让学生写下活动的过程。学生的笔尖飞舞,一篇篇生动的习作令我惊喜不已。一个学生在《吹气球》中这样描写:“我有点想退缩,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张老师,心想:张老师,你放过我吧,我不想再吹了。张老师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对我摇摇头说:‘加油,坚持就是胜利。’看来我没有退路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去了!我使出浑身的力气,不顾一切地吹。气球这次还很听话,变大,变大,再变大。我紧闭双眼,手脚直发抖。可是气球好像不想离开我,总是不爆。气球不爆我就快要爆了!这时,张老师请贾军帮忙,我看到了救星,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力气较小的女生的习作,因为亲身体验了,所以她的心理描写很真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来,活动是习作最好的素材来源,我们要始终扣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多种方式营造体验和表达情感的空间,温和地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二、关注生活,发现素材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也是习作的大舞台。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演绎,激发创作的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

前段时间,我在与学生聊天时,发现许多明星是小学生的偶像,他们谈论起自己的偶像时滔滔不绝。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何不以此为素材进行一次习作训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对学生的追星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可谓两全其美。于是,我确定了本次习作的主题“我的追星故事”。我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偶像,然后敞开心扉讲述在追星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当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时,我知道这次习作成功了。最后,学生把自己的追星经历写了下来,一篇篇记录自己成长足迹的习作诞生了。

“渐渐地,我不可理喻地喜欢上了许嵩的一些歌,听着动听的旋律,我立马沉浸在那种意境中,天地间只有这些曲子了。许嵩成了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我也成了他的“玉米”,开始了自己的追星生活。‘老妈,你OUT了!’一声大喊打破了家里的沉寂,我又操着十万分贝的嗓门与老妈争夺MP5了。我怒目圆睁,抛出一句‘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后,就把妈妈手中的MP5夺了过来。妈妈很生气,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严厉的目光扫得我浑身发麻……”

这是一篇为了追星而与妈妈争夺MP5的习作,小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自己与妈妈的斗争以及自己对偶像的喜爱。生活真正成了学生习作的源泉,生活让习作充满了童趣。

三、抓住时机,捕捉素材

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活细节,抓住时机,把时机变为学生的习作素材。

作为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各自展示出自己真实的一面,这些老师是看不到的,但同学却能像照相机一样拍个一清二楚。

有一次,我要开会,就让小助手管理课堂。可是,在这过程中,我的小助手也去大队部开会了。教室里发生的事可以说是妙趣横生,回到教室后,我赶紧确定习作主题,让他们作文。

一个学生思考了几分钟后,拿起了笔:“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是在我们班,这句话未必应验。张老师麾下的三大弟子总是把我们这群猴子华丽变身为小虎的美梦击得粉碎……可是好景不长,‘三人组’溜回座位后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兴风作浪’了。‘大少’找借口下座位,在教室内搞怪作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二少’巧言善辩,想把刚才的事情摆平;‘三少’玩起了武力,在教室里乱窜,想让二弟子臣服。阿祖气得七窍生烟,可是三人却视她为空气。这下硝烟再起,又不得安宁了。关键时刻,阿珍和莉莉回来了!三大弟子各施绝技,差点没把‘三人组’给吓趴下。大弟子扣去了‘三人组’的星星,二弟子让他们深刻反省,三弟子对刚才的情况很不满意,让他们抄写课文。她们恩威并举,很快降伏了‘三人组’,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这篇习作诙谐幽默,只有亲临现场才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只有真切的感受才有独特的思想见解。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活、学习细节,让其转变为学生的习作素材,这样就不怕学生写不出真事,倾吐不出真情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总之,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细节,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文由心生,以情感人。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