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抓住矛盾冲突,走进人物内心——《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片断赏析
杂志文章正文
抓住矛盾冲突,走进人物内心——《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片断赏析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3        返回列表

江苏泰州市姜堰蒋垛中心小学(225300) 申月平

【教学片断】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师: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矛盾内心?

(生默读)

生1:我认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一句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内心矛盾。

师:你感受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内心矛盾?

生1:司马迁悲愤交加,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内心的愤怒与悲哀。

生2:从“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挣扎。

生3:此刻的司马迁定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生4:由这个“想”字我感受到司马迁想一死了之却不能的矛盾心理,其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师:是啊,受完宫刑的司马迁徘徊于生死边缘,面临着艰难的生死抉择。

(幻灯出示两个醒目的大字:生 死)

师:同学们,如果选择生,意味着他要面对什么?

生5:生,就要经受住身体的疼痛。宫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的身体一定受到了重创,所以课文中用“残生”。

师:最下腐刑,极矣!足见腐刑对人身体的摧残。可摧残的仅仅是身体吗?

生6:我认为腐刑带给司马迁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心灵的打击。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竟沦为一个不男不女的废人,司马迁该多痛苦啊!

生7:受此奇耻大辱,他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唾弃,要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和异样的眼光。

生8:他要经受灵与肉的煎熬!

师:是呀,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活着对他而言是那样艰难,那死呢?

生9:死,反而是一种解脱。一了百了,再不要忍受别人的白眼,再不用遭到他人的唾弃了!

师:是呀!生,意味着忍辱负重,苟延残喘。死,则容易得多,一了百了,万事皆空。那司马迁为何还选择生?

生10: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生11:我觉得司马迁之所以选择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放不下他的《史记》,因为《史记》凝聚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愿望。

生12:此刻,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又回响耳畔,他不忍辜负父亲,是父亲殷切的期盼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生13:年少时的梦想怎么可能就这样放下呢?他活着,不仅是为了父亲的嘱托,更是为了自己年少时的梦啊!

生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只能带给家人悲伤,唯有活下去,才有机会完成《史记》,才能真正洗刷这奇耻大辱!

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史记》成。在司马迁看来,人生事业,超越死生。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编剧,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内心,去完成这一悲剧英雄的生死独白。

生死独白

【司马迁刚受完宫刑,又被拖至牢房。枯灯下,草席旁】

司马迁:(老泪纵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欲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司马迁:(转念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又重新摊开书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司马迁:(目光坚定)             

【评析】

“司马迁为何发愤写《史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述教学案例,教者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围绕“生与死”的核心问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人物的内心。

1.善抓矛盾冲突。“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是本段教学的切入点和人物内心的矛盾点。教者抓住这一句统领教学,有着“提笔一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2.巧设核心问题。问题一: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建立在学生对宫刑的认知基础上,学生能认识到宫刑带给司马迁的不仅是身体的摧残,还有心理的打击,人格的羞辱,这一点难能可贵;问题二:死,意味着什么?基于生的艰难,死反而是一种解脱。此时的学生已能站在司马迁的立场,痛苦着司马迁的痛苦,悲伤着司马迁的悲伤,渐渐与人物融为一体;问题三:生之难,死之易,司马迁为何还选择生?这一问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学生联系上下文,问题的解答螺旋上升,无形中深入解读了文本,充分感悟了人物情感,为接下来的小练笔蓄势铺垫。

3.创编剧本练笔。小练笔的设计独具匠心,学生以小编剧的身份编写剧本的过程,实际是创造性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深入人物内心的过程。

在这场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课堂充满了思辨色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也是到位的。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