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注重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杂志文章正文
注重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1        返回列表

浙江台州市双庙中心小学(317300) 张丹萍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委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每一册教材的前面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将这样的好习惯传承下去,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我把它贯穿在我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习惯。

一、课前预习,圈圈写写晓大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学习也不例外,在教学新课前,我们必须预习,熟悉课文。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与上课的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我总是要求学生回家把书读几遍,要求学生家长监督、写明孩子到底读了几遍,并签上名字。这样做,家长们忙了,我也忙了,效果却不好,因为学生很少用心去读。课标要求六年级的学生要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于是,这学期我改变了方式,每堂课前要求学生回家圈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在有感触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整合在文章的标题处。学生们都能在书页上留下痕迹。光让他们读,不明确要求, 他们会毫无目的,不知要预习什么,这样一引导他们就有如行船有了航灯,一下子就有了思绪,投入地思考,阅读效果很好。

在预习《少年闰土》时,我看到学生在空白处写道:“闰土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而我的生活却这么单调,我好羡慕闰土啊!”在预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在“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写着:“鲁迅先生这么说到底有什么深层含义?”从这些问号和感受中,我看到的是学生们思维的痕迹,他们的思维和情感都被激发起来了。

二、探究阅读,写写画画谈感受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老师给学生设计好了路线,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就少了,他们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思维受到了限制与束缚。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着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还他们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我们要给予他们帮助,给他们提供一些方法,这当然少不了边读边写的方法。

1.画一画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并体会它们好在哪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委们精心挑选的佳作,这些文章的语言文字值得推敲与揣摩,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们的妙处,在评议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方式,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能力。

2.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在这段话旁写下你的感想。这些感想可以是由一个词想到的,也可以是由一句话引起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老师的繁琐分析会让学生觉得处在云里雾里,越听越糊涂,如果让他们动一动笔字斟句酌地感受,效果会好很多。

3.请你围绕某一个主题写一个小练笔。每当上作文课,学生们总会很烦恼,他们饱受“无米之炊”的苦恼,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们写作的素材太少了,习作主题与他们的生活相距太远,他们感到无从下手。课堂小练笔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它是根据我们所学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拓展的,我们可以在文本留白处抓扩写,按照文本形式抓仿写,还可以在文本结尾处续写。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文笔得到锻炼。

学生在文本上圈画,获得了思想的启迪,真正地走入了课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理解与思考,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在课堂中,我感觉到学生的自悟能力提高了,“墙头草”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的思考与分析,自主地探究阅读,与文本真正进行了对话。

三、摘抄与眉批,细细品味其滋味

高年级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加强积累,于是老师们纷纷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在阅读课上进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课后更是“一目百行”地进行扫描式阅读。老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结合书目内容,让学生在空白处标注上自己思考和分析的问题;可以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做各种符号,如直线、波浪线、圆圈、问号、感叹号等;也可以结合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谈谈体会。这些就是“眉批”。有些学生书看过不少,但记住的不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记下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这就是“摘抄”。摘抄之后还应把它们背下来,这样才能把这些语言真正地积累下来并用到作文中。

有人认为在课外阅读中借助眉批与摘抄可能会影响读书的速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比赛读书的速度,而是要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在乎的是效果,边读边记能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深入理解所读的内容。我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摘抄本,他们在这本本子上尽情地品味语言的魅力。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和写,我们要让学生每天坚持读读写写,在预习时圈圈画画,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写写感悟,在课外阅读中标注眉批,做做摘抄,将“不动笔墨不读书”进行到底,真正将它融入语文学习实践中,成为习惯。这样学生才能读得更专注,读得更有效,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提高对文本的综合分析能力。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