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析文本解读的无度”
杂志文章正文
浅析文本解读的无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评价文本,进而创造性地运用文本的过程。当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解读文本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教者没能准确解读文本,忽视了教师自身和各具个性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当前的文本解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过度解读文本语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课文《梅兰芳学艺》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眼神的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梅兰芳练眼神儿时非常勤奋和刻苦?”

学生读完课文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从“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感受到了梅兰芳练眼神儿很刻苦。

师:这句话里的哪两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

生1:“紧盯”和“注视”。

师:这两个词都有看的意思,但可不是一般的看哦。怎样看才算是“紧盯”和“注视”呢?

生2:聚精会神地看。

生3:眼睛一眨也不眨。

师:你们想体会一下吗?现在老师的手里就拿着一只纸鸽子,你们可要紧紧地盯住它哟。(教师舞动着手里的鸽子,学生观看后谈感受)

师:是啊,我们就看了这一小会儿,眼睛就发花了,疼了。可是梅兰芳呢?他常常这样去练习,并没有因为眼睛疼而放弃,这就叫“勤学苦练”。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引导很得法,学生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本以为教者接着会引导学生去朗读体会,可出乎意料的是,教师又继续问学生:“请小朋友们再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看出梅兰芳练眼神儿很勤奋刻苦?”

学生愣了一下,但还是继续低头努力去寻找。不一会就有学生开始举手了。

生4:我从“日子一长”这个词语看出来了。

师:你真厉害。(随后教者引导学生想象说话:1.春天阳光明媚,梅兰芳_______。2.夏天烈日炎炎,梅兰芳_______。3.秋天冷风瑟瑟,梅兰芳_______。4.冬天寒风凛冽,梅兰芳_______。)

的确,这样的解读能凸显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品质,也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可是,这样的解读又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难道梅兰芳在这么长的学艺生涯中除了紧盯鸽子和注视鱼儿这两件事,其他什么都没做吗?所以,过度解读文本,不仅不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反倒让人觉得“语文就是说假话、空话”。

二、过碎梳理故事情节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讲述的是波兰的音乐家肖邦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时刻不忘祖国,在临终之前嘱托姐姐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肖邦对祖国强烈的爱。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这样的课文内容并不十分困难,教师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故事的情节而大做文章。可是,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应该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和朗读感悟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反而受故事情节的牵制,想方设法地提出一些琐碎的、明知故问的、价值不大的问题。

师:肖邦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离开自己的祖国的?他是怎么离开华沙城的?都有哪些人来送别了?他为什么写出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他是怎样创作音乐的?他的结核病为什么会复发?弥留之际,他对姐姐怎么说的?

……

结果,一堂课的时间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所谓的提问无非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的表演而已。教师所问的问题也仅仅浮于课文语言文字的表面,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价值。

三、无度拓展文本内容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番茄太阳”》一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讲述了盲童明明的一言一行,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内心感受,赞美了盲童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进行拓展教学的。

拓展1:在课堂刚开始时向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卫宣利,告诉学生当时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在17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了双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消沉、灰暗的心情。

拓展2:在教学“灰暗”一词时,让学生寻找和该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心情。

拓展3:通过表演再现明明的爸爸向明明介绍蔬菜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拓展4:让学生闭目30秒,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

拓展5:当作者听到明明银铃样清脆的笑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拓展6:课文的结尾处,作者看到盲童那天使般的笑脸,心情变得温暖起来。教者对此又让学生找出灰暗的反义词,和温暖一词作比较,并再次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温暖一词的理解。

其实,适度有效的拓展的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但上面这篇课文的执教者为了追求完美的教学过程,绞尽脑汁挖掘教材,设计出了花样繁多的拓展延伸点。殊不知,一堂课只有40分钟,像这样无度的拓展完全挤占了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的时间,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得不到保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