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杂志文章正文
“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教学,不仅要重视教法,也要重视研究学法,不仅要重视课内的教学,也要重视课外的指导。研究学法,绝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自主学习,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因此,构建一种“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是新课程实施中应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背景

1.面对知识发展和科技活动的全球化,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2.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严重禁锢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受到压制。

3.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以及思维的特点等各不相同,统一的授课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倾向。

学生只有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对“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语文课堂“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的模式注重教师创设情境,并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的探索和交流,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这种学习模式都突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特点。

三、“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程序

基于对 “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下面我以《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教学程序。

(一)课前——抓住课文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根据这一课的重难点,我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如,田里的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理解重点词句:“揠苗助长”“精疲力竭”“焦急地转来转去”等。学生根据提示预习课文。

(二)课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1.鼓励质疑,自主研读。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诱发学生疑。在阅读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学习。如教学《揠苗助长》的最后一段时,在学生读后,我便提示:“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有个学生便站起来提问:“为什么农夫这么勤劳,最后它种的禾苗都枯死了?”我及时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默读课文。随后,便有学生说:“我们学了科学课上的《植物的成长》一课,我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农夫把禾苗拔起来了,禾苗喝不到水了,当然就会枯死了。”显然,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这种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开始,以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归宿,充分体现学生探究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多读感悟,自主品读。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就要让学生对词语揣摩比较,联系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如,教学《揠苗助长》的第一自然段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出农夫的着急,我在重点指导“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时,让学生读——评——读后,他们能较快地悟出“焦急地”应读得重、快些,才能体现出农夫的“急”。但他们还没有体会到“自言自语地说”的神态。于是我启发说:“你们已经读出了农夫的急,可‘自言自语地说’又该怎样读呢?”在我稍作提示后,有个学生在读到“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时,稍微放慢了语速,又像在凝神思索。我想他已经完全领悟到了“自言自语”之意,于是让他上讲台表演读。

就这样,学生们读课文做到了“眼到”、“口到”和“心到”。只有用心感受课文的感情,才能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3.放飞个性,自主评价。个性化的评价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朗读“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时,有的学生说,这句应该读得快些,因为这部分写农夫很着急;也有的学生说这句应该读慢些,因为农夫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长得慢,读也跟着慢些才好。我认为他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便表扬他们说:“你们都经过了认真地思考,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很欣赏你们。”

4.创设情境,自主悟读。学习这则寓言,在揭示寓意、升华主题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创设了农夫(教师)与儿子(学生)的对话情境,让学生明白:农夫想让禾苗长大的想法是对的,但把禾苗拔高的做法却不对。最后,教师总结:“浇水”“施肥”“除草”,还有“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违反规律,就会把事情弄糟。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课后——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

学完这一课,我除了让学生积累好词句外,还让学生选做以下两题:(1)续写《揠苗助长》:第二年春天,农夫又带着儿子准备插秧了……(2)课外找寓言故事书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大语文教学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