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杂志文章正文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同时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要求

1.认识课文生字。

2.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幸福拍手歌》。

同学们,我们感到幸福时有很多表达方式,如拍拍手、跺跺脚……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话《幸福是什么》,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要求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用生字卡片测读生字,纠正读错的字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到文中去找一找幸福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反馈。

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4.这篇童话故事写的就是三个青年是如何找到幸福的。

三、紧扣主题,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22段,找一找这三个青年都做了些什么事,他们的幸福是什么。

2.学生反馈。

(1)第一个青年做了什么?他的幸福是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医生 给病人治病

师:所以说幸福是——

学生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第二个青年做了什么?他的幸福是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他做过许多事 对别人都是有用的

师:所以说幸福是——

学生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第三个青年做了什么?他的幸福是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

农民 劳动没有白费

师:所以说幸福是——

学生齐读这句话: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的话。

师:这三个青年都靠自己的劳动,尽了自己的义务,做了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所以说他们是幸福的。你能幸福的读一读他们的话吗?(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朗读,最后全班齐读。)

4.学习课文1—16自然段。

(1)幸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三个青年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了一件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找一找他们做了件什么事,给谁带去了益处。

2.学生反馈:(预设)

生:挖了一口井。

师:挖井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兴奋。

师:孩子们为什么如此快乐呢?

生:因为能给别人带去好处。

师:给别人带去了什么好处?

生:让小动物们、植物们和人有水喝。

3.当通过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去了益处时,就是幸福的,所以说幸福是——

学生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

1.只要能给别人带去益处,让别人感到快乐,那就是幸福。能说说你有过的幸福体会吗?

教师列举:雷锋叔叔的幸福就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警察叔叔的幸福就是看到万家平安……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

学生齐读:

“幸福就是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送名言。

(1)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2)被人爱和爱别人同样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将受用一生。

五、布置作业

写一写让自己觉得幸福的事。

六、总结

幸福,是妈妈做好的香喷喷的饭菜;幸福,是爸爸带我去广场放风筝;幸福,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幸福,是妈妈下班回来时我递上的一杯热茶;幸福,是我给奶奶捶捶背……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在于劳动和创造。只要用心付出,用心体验,你就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随着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品味幸福、耕耘幸福、传播幸福吧!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