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文本解读的四个维度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文本解读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江苏如皋市石庄镇张黄小学(226531) 石红军

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编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从文本视角、作者视角、编者视角、儿童视角四个维度解读教材,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一、与文本对话,找寻文章的语言和结构特色

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它的语言表达或结构形式上必然有一定的特色。作为教师要首先与文本对话,研究和发掘它的这些特色,这是语文教师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合理分析并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形式后,在课堂教学中必然游刃有余、轻松驾驭。如,人教版四年级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一课,课题中的“游”字用得非常巧妙。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 “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扬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

二、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每一篇文章的产生,作者都付出了一定的心血,都带有时代的烙印,都是在特定的时期或环境中凸显出来的。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和作者对话,细心查找相关资料,准确找到文章的作者介绍和反映文章背景的材料,然后进行阅读和筛选,准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课始,教师要结合解读课题向学生简明扼要地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便于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课尾总结时,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地学习和拓展,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查一查资料,更多地去认识作者、走近作者。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课,作者是马朝虎。文章通过取水之难、雨中洗澡、一瓢水解暑三个场景体现了缺水之苦。通过对照原文,了解作者以及他的其他作品,我们能够发现,马朝虎的成长历程也是充满艰辛的,但他一直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苦难。有了对作者的了解,我们就不难体会,在《水》这篇课文中,缺水本来是“苦”的,但留在作者记忆中的为什么却是雨中洗澡和一瓢水解暑的“乐”,这不仅仅是“以乐写苦”的表达方式,更是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把握了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引领学生更加准确、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与编者对话,准确把握编者意图

当课文还是原生态的文本形式时,不同的人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教师教也会有不同的目标选择和价值导向;可一旦它被选定为教材,经过编者的加工后,就赋予了文本特殊的教学意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要围绕一个基本框架作选择,或者说要体现编者的意志、意图。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不至于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二是弘扬主流价值观,使教育方针得到贯彻,课程目标得以实现。作为教师,要学会与编者对话,弄清楚编者想让学生懂得或借鉴什么。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一课,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的话骗取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让学生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不少学生认为狐狸太狡猾,用花言巧语骗了乌鸦嘴里的肉,都不喜欢它。可是,有一个小男孩却认为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想尽办法终于成功吃到了肉。这样的答案显然是偏离了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偏离了编者的意图。作为教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因势利导,巧妙点拨,要让学生认识到:文中的狐狸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欺骗乌鸦,这种聪明是不可取的。

四、与学生对话,以儿童的视角观照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6到12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一课,对于“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中“不须归”原因的理解,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能体会到因为西塞山前景美鱼肥作者舍不得回家,因为斜风细雨作者早有准备不需要回家。结合诗人张志和的生平和诗歌创造背景,我们还能体会到张志和弃官隐居,退隐江湖,不愿意回归仕途生活的不想归。但是,如果让他们体会第二层就有点拔高了。因此,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应重点引领孩子体会第一层。

总之,教师作为解读文本的第一人,只有切实和文本、作者、编者和学生展开对话,才能择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