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愤悱”的光芒照亮课堂
杂志文章正文
用“愤悱”的光芒照亮课堂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江苏大丰市实验小学(224100) 焦 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这种“进取”“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名言强调,要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去启发、点拨学生。在这种状态中,学生“小脸通红”地思考,当有所收获时,必然会因为兴奋而表现出“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生命活力,这就是“进取”“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状态。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引领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并且使学生能从中走出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在“愤悱”状态中畅游一番。

一、质疑,注重“愤悱”状态的有效性

古人朱熹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先导。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设置疑问,直接引领学生紧扣文眼,激发学生质疑问难,进入欲明不明的“愤悱”状态。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时,首先激励学生质疑,大胆地提出和文章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筛选出几个最有价值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心里充满了疑惑,一个个巨大的问号“折磨”着他们,他们急切地想探寻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已经欲罢不能了。这种表现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有效的“愤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课堂学习,学生怎么会不积极投入呢?在深入品读文本阶段,学生就会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去感悟文本、感悟人物特点,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

因此,从课堂教学的谈话、导入等开始,教师就应巧妙设计,精心引领,激发学生质疑问难,进入“愤悱”状态,为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做好铺垫。

二、探究,注重“愤悱”状态的实效性

当进入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探索中,引领学生在刚刚铺垫好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思索、探究、收获,从“愤悱”状态中走出来,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把“愤悱”状态做实。

例如,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孔子游春》一课时,他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尤其触动他的是孔子的智慧。所以,潘老师抓住这一关键点,围绕关键问题:“默读全文,看看你在课文的什么地方会找到孔子的智慧?”引领学生品读文本中体现孔子智慧的语言:他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水就是真君子;他能巧借春水,教导弟子;他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畅谈志向……

再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夹竹桃》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点明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的句子,即课文末尾一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再由此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具有韧性?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夹竹桃的韧性和表现夹竹桃能够引起“我”许多幻想的段落,并紧扣重点内容,进行品词析句,细读、品味课文。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加深体会,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引领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

以上两节课,在铺垫好“愤悱”状态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去自主探究、阅读交流。学生那深入思考的神态、寻得谜底的激动以及激情飞扬的朗读,让人深深感受到,学生已在“愤悱”状态中痛快淋漓地遨游了一番。

三、拓展,注重“愤悱”状态的长效性

课堂学习结束了,学生的“愤悱”状态也就此结束了吗?不,我们还应引领学生把“愤悱”状态有效地延伸到课外更为广阔的地方,注重实施“愤悱”状态的长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课文《船长》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徜徉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品读、感悟人物的特点,超越时空与主人公哈尔威船长进行心灵交流,被哈尔威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所感动。趁此机会,教师引领学生感悟文章作者——大作家雨果的写作方法,激发了学生了解雨果的热情。“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他的作品被世人传诵,你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他还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呢?你们想继续穿越时空从他的作品中与他对话吗?那就让我们课后行动起来吧,去读《巴黎圣母院》,去读《悲惨世界》……”“愤悱”状态的延伸,使我们相信,在课后阅读活动中,学生必将会在阅读和交流中产生更多的心灵碰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文本具体的特点,创新思维,真正引领学生变成“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的样子。这样才能坐实“愤悱”状态,才能真正点亮教学过程中这个最大、最璀璨的亮点。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