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科学小品文何妨“得意”且“得言”——《只有一个地球》同课异构启示录
杂志文章正文
科学小品文何妨“得意”且“得言”——《只有一个地球》同课异构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9        返回列表

浙江温州市南浦小学 (325000) 陈建双

科学小品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类体裁的文章的教学常常被边缘化。近期,我校开展了一次科学小品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选择了人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例一】

师: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从我们难以忘怀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我们一再听到地球母亲伤心地哭泣,痛心地申诉。地球母亲为什么会伤心?

生1(读):“……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什么叫“生态灾难”?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上的文字资料。(出示动物被残害、“非典”病毒追踪、日本海啸与核泄漏等图文资料)

生2:人类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了许多灾难。

师: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近年来,地震频发、灾害性天气肆虐等都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

师:地球母亲仅仅是为她自己而哭泣吗?课文中怎么写的?

生3:为我们人类而哭泣。

生4: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地球,一旦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就没有家了。

生5:有人说可以移民,但是地球毕竟是我们的母亲啊,谁能将母亲给抛弃?

……

【教例二】

师:(投影出示)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又说太容易破碎了?

生1:(读第1自然段)地球像妈妈一样美丽、可爱又和蔼可亲。

生2:地球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给我们玩,就像妈妈一样。(众人笑)

师:地球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几千几万年如一日地哺育着我们人类。她的可爱不仅在于它裹着纱巾的外表,更在于它有着像妈妈一样无私的情怀。小羊羔还有跪乳之恩。我们人类呢?是如何回报地球母亲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播放人类虐杀动物、破坏植被、肆意排污等视频)

生3:人类太残忍了!

生4:这是在往母亲心上捅刀子啊!

师:是啊!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当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还有家可归吗?

生5:没有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生6:不。我们可以移民。人类科技的发展一定会找到第二个“地球”。

师: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如果当真有,我们人类所能达到的速度极限也只是光速,每小时1万公里。照这个速度,当我们移民成功的时候,都老了,还有意义吗?现在假设,我们人类可以顺利移民到A星球,A星球是有生命的,那他们会怎样“欢迎”我们呢?

生7:A星球的人类不会欢迎我们的,他们会说:你们地球人太忘恩负义了,地球无私的奉献换来的是毁灭。你们难道想让我们A星球也走你们地球的老路吗?我们不欢迎你们!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我们阅读了课文,也通过视频了解了很多人类的“罪行”。你能替A星球的人有理有据地写一篇《致地球人》的文章吗?

……

【综合反思】

两位教师都通过朗读,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了地球母亲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以及人类对地球的残忍破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两个教例同课而异构,教者解读的差异带来了迥异的课堂生成与教学效果。其一,第一个教例以地球在哭泣为感悟核心,让学生多元体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和认识人类只有地球这一个家园的残酷现实。第二个教例则围绕太空中的宇航员的感叹,展开感悟与对话活动。其二,两个教例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科学小品文这类课文定位的差异。通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催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是必须的。但是,它同时还是语文这个教科书上的“例子”,它还必然地担负着语言文字训练的任务。在“得意”之余,不能“忘言”,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品味语言的精妙,学习、运用文本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这些才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个教例的教学在重视了朗读体验及感悟之余,进行了适当地重组与延伸:“假设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找到了有生命的A星球,A星球人会接纳我们地球人吗?为什么?请替A星球人有理有据地写一篇《致地球人》的文章。”这样的训练,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创作意图的领会,既“得意”又“得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