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导”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导”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215600) 张 琳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使学生“自能读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所以,阅读能力不能光看学生是不是理解了、读懂了课文,还要看学生是怎样理解、怎么读懂的。那么,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主导作用,才能与学生主体相适应呢?下面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导课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培养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里强调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入文时要做好铺垫,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到文章亲切可人,产生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很丰富,情绪不稳定,如果教师的导课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教学双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这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一样,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狼和小羊》这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导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出狼、小羊的简笔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对狼和羊的了解和看法。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我趁机导入新课:“同学们,狼那么凶恶,羊那么温和,要是它们碰在一起,会有什么后果呢?”就在学生们都为羊的命运而担心的时候,带着这一悬念,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氛围中,后面的课上起来也就非常顺手了。

教学《再见,北京!》这一课,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给你们的印象怎样?”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在多媒体上播放天安门、长城、北海公园等几个景点的录像给学生看,然后再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初步领略了北京迷人的风光,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能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点拨指导,主动探索,培养能力

阅读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自己发展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点拨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能否灵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哪些重点需要点拨,哪些难点需要攻破,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学掌握,教师自己要心中有数。同时,在讲课文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把自己假设为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哪些知识是考试时有用的?哪些知识是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能记住多少知识点?这样思考后的课堂,繁琐的、无关紧要的、不着边际的话语就少了,就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把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能用这些时间进行读书实践,并在读书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了。

三、启发想象,拓宽思路,发展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是创造的基础,而想象是知识与创造的桥梁,所以,光有知识没有想象是无法进行创造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只要适时点拨,给学生营造想象的氛围,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在学生明白了乌鸦受骗的原因后,我设计了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环节:“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又被洞里的狐狸发现了,于是,狐狸又计上心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想象的翅膀一下子就张开了,丰富的想象就如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学生们有的说,乌鸦已经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任凭狐狸说再多的好话也不理睬;有的说,乌鸦受了一肚子的气,正准备报复一下狐狸;还有的说,狐狸用更巧妙、更狡猾的方法再一次骗取了乌鸦嘴里的肉……这样,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如,教《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抓住“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一个“挂”字,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瀑布气势磅礴的雄伟景象,从而进一步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教师抓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想象江南两岸绿毯式的春天美景。再如《狼和小羊》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说着,狼就朝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式,小羊肯定成了狼的口中之物。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有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羊真的被狼吃掉了吗?”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小羊被狼吃掉的结果,于是就大胆创造,编出了各种各样小羊不会被狼吃掉的理由。这时,羊有没有被吃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们在丰富的想象中既发展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可见,施教之功,重在引导,贵在启发。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自己发展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