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阅读教学的“三度”品读
杂志文章正文
阅读教学的“三度”品读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6        返回列表

江苏淮安市洪泽县西顺河镇中心小学(223100) 潘艾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养成阅读的习惯。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对优秀课文开展“三度”品读,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精度品读——抓住文本用词之妙

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它们都是作家经过千锤百炼写出来的。这些文章是阅读教学开展品读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精妙的词语,开展精度品读,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悟出作者用语之妙。

如,在品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文时,有位小朋友在读到第三段的“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句话时,他说:“老师,我认为在这里用‘那只’一词好像不对,文中明明是首次出现虫子,而使用‘那只’应该是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事物。”我觉得这位学生很细心,所以先肯定了他的思考。

师:小朋友,你能这样去琢磨一个词,真棒!不过,你认为用哪个词好呢?

生:还是改为“一只”吧。

师:孩子们,刚才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很有意思。现在大家再认真地读一篇,看看这样改好呢还是用‘那只’好呢?

然后,学生们重新阅读课文。接着,有位学生说:“其实这篇文章是采用倒叙法,按照时间顺序看,文中在后面提到,三天前,法布尔就说过在花丛中有一种动听的声音,现在他总算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所以,文中还是用‘那只’这个词更恰当的。”

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出现不同的观点时,这正是点拨他们,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要鼓励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他们展开阅读思考,提高对词语把握的“精度”,使孩子们在这种思维的冲突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广度品读——定位在文本的重点

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在重点的地方进行精推细敲,舍得花笔墨,其中个别词语或句子往往能牵动整篇文章,点亮文本的境界,这就是文本的文眼。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抓住这样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拓展阅读的广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描写了恩科西勇敢的精神、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一颗让人敬佩的爱心。为了抓住文中主角高尚品德这一文章的中心,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进行品读的。

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然后让孩子们领悟“挺”字。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挺”字的意思吗?

生:“支撑”的意思,在文中应该是“坚持”、“熬”的意思。

师:很好!小朋友们,你们还能结合课文,说说“挺”在课文中隐藏的意思吗?

生:“挺”这个字,在文中突出了恩科西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拼搏的坚强斗志。

师:是啊,他真是太不幸了,真让人心痛。我们能想象他所受到的痛苦吗?你能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吗?

生:虽然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他咬牙坚持着,是一个男子汉。

师:虽然病痛日日夜夜折磨着他,可是他——

生:依然用微笑迎接着每一天的到来。

师:小朋友们,大家结合第二段的内容,还能对“挺”字有更深的理解吗?

生:南非每天有那么多的艾滋病患儿都活不到一年,而恩科西却活到了8岁,他真是太不简单了。

在这一课中,教师由关键词入手,层层引导,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体会词语的厚度,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品尝阅读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

三、深度品读——在反复阅读中延伸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中,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就是让学生进行反复地阅读文章,与文本展开充分地交流,不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触摸文本的深度。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发挥联想想象,边读边思考,在反复的阅读中,不断品味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实现对文本理解的延伸。

例如,在教学《爷爷的芦笛》时,为了让学生们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第三段。学生第一遍读课文后,我问道:“小朋友们,你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碧蓝海水、一望无际的海面和轻轻的海风。

师:很好!下面大家再认真读一遍,并发挥想象,看看又有什么发现?(学生读第二遍。)

生:我感到海水柔柔的、暖暖的,海面像一面镜子一样;海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师:嗯,说得很好!下面大家再读一遍看看,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文章传递给你?

生:“温润”“温馨”这两个词语的使用。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在反复的阅读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进入文章创造的情境,不断深入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深度,获得美的感受。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精妙,在阅读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