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情动课堂暖趣生兴味浓——情趣教学破解“中国式语文课堂”例谈
杂志文章正文
情动课堂暖趣生兴味浓——情趣教学破解“中国式语文课堂”例谈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312000) 范雅娟

中国传统私塾板脸式的课堂氛围与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交织,形成了当前积重难返的“中国式小学语文课堂”。空洞繁琐的分析,枯燥乏味的讲解,繁难偏怪的测试,成为其主要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思考被抹杀,求知欲望和感悟灵性被泯灭。这种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为广大师生挥之不去梦魇。笔者认为:破解“中国式语文教学”,挽救语文教学必须先从挽救语文课堂开始。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当务之要是要先投放“情”和“趣”这两味灵药。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尝试探索,对情趣教学和情趣课堂略谈管见。

一、情趣温暖课堂

教例

在教二年级学生书写“暖”字时,我一再强调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所以是“日”字旁。但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还是有一位学生写成“目”字旁。于是,在纠正时,我就神秘地对全班学生说:“今天啊,老师突然发现咱们班有一位小朋友有魔法!”然后,故作停顿。听说有魔法,孩子们一下来了兴趣,都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教室里静得出奇。“×××”我郑重其事地报了书写错误的孩子的名字,再作停顿。孩子们很诧异,眼睛瞪得很大。我继续:“他的眼睛有魔力,要是哪个同学被他的眼睛盯着的话,就会浑身发热,‘暖’得想脱衣服!”我顺势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错误的目字旁的“暖”字。孩子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书写错误的孩子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样,形象生动的幽默,不仅化解了尴尬,更使得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笑声中牢牢记住了这个知识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可谓“趣”解难题。

自评

低年级儿童对自己的喜怒哀乐毫不掩饰,扬则乐,抑则悲。教师格式化的、严肃的教学语言只能让其坐立不安、心不在焉,更无心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破课堂上的尴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畅怀一笑中将知识熟记于心。因此,课堂氛围如一泓活水,滋养着学生的心智。

二、情趣引燃热情

教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快乐的节日》一文是同名儿童歌曲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孩子们听一遍这首歌曲,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文上完之后,我又让孩子们跟着MTV学唱。MTV中有生动形象的画面、欢快活泼的旋律,孩子们实际生活中又有过“六一”节的真实体验,所以他们唱得不亦乐乎,快乐和幸福溢于言表。然后,我又告诉孩子:“‘六一’儿童节马上要到了。在那一天的庆祝活动上,我们全班要高唱《快乐的节日》这首歌。可是,我们总不能拿着书本去唱啊,怎么办呢?”精灵的孩子们心领神会,叽里呱啦地背起课文来。

自评

如何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比教师的苦口婆心和“软磨硬泡”来得更为有效。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如果运用得当,其功不可没。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任何文明的利器,都要辩证地看待,不能让多媒体替代教师。

三、情趣触发探究

教例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时,对其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的理解,我先让孩子们读准、读通、读熟,然后请了班上三位小朋友根据诗句的意思上讲台表演,其他小朋友当评委,看完后要评一评,看哪位小朋友表演得好。孩子们天性好动,都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有幸上台的三位小朋友的表演得各不相同,有表演“走着”追黄蝶的,也有“跑着”追黄蝶的。(事先考虑如果三人表演一致再请其他人表演,直到有不同的表演为止)小朋友的点评分成两派,有的认为:应该表演成“走”着追的,也有的认为应该是“跑”着追的。后来,我示意孩子们静下来,提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有孩子提议:查字典。好,大家一起查字典。孩子们纷纷翻起字典来,对“走”字的义项进行逐项筛查,再经过思考讨论,最后确定其中一个义项:“古代指奔跑”,这样“走”字的意思清楚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相信通过愉快的体验、感受和探究后,古代“走”字的意思一定深入孩子们心灵的深处。

自评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上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本。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师一灌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不是只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这种课堂并非仅仅是三尺讲台,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台边导演,学生才是台上的演员,要让学生走上讲台。

四、情趣激活想象

教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地球爷爷的手》一文,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在这课学习结束时,我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没有地心引力……”孩子们讨论得异常热烈。

一个孩子说:“如果没有地心引力,我们都飞起来了!”其他孩子都乐了,因为“飞”,他们最向往。

“可是教室里的电视机也会飞起来的,我们要撞上的!”另一个孩子马上提醒道。孩子们马上打住了笑容,变得严肃,可能突然被吓着了。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雨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了,我们没水了,会渴死的!”是啊,维持我们生命的水怎么可以没有呢?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空气也会飘走的!”教师趁机补充:“对呀,空气飘走了,都没了,那我们怎么呼吸呀!”孩子们都一脸正经,看起来还有些紧张!

“月亮绕着地球转,要不然就没有晚上了!”孩子们又乐了,都笑嘻嘻地齐声接着念起了“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气氛似乎缓和了些!我解释说:“是我们地球自己在不停地转,面向太阳的时候是白天,背对太阳的时候就成了晚上!”孩子们的眼睛一个个瞪大了,很好奇!

“因为有地心引力,我们就长不高,我们人本来还可以长很高呢!”这是个知识更丰富的孩子,其他孩子一下又来了精神,似乎觉得更奇怪了! “有道理,地心引力把我们拉住了,我们的身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补充道。有几个孩子摸了摸后脑勺,想不明白。

最后,我总结:“是啊,因为有了地心引力,我们才能这么快乐自如地生活在地球上,珍惜每一天,好吗?”

带着对科学的神秘感,我们结束了这一课。

自评

一位名人说过:“你只轻轻地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会带着你飞向那美妙的充满‘诗意’的语文境界,让你感动不已。”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更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五、情趣滋养习惯

教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有趣的动物、植物”,要求学生把看到或了解的有趣的动物(植物)讲给其他同学听。喜欢动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而之前刚学过的《活化石》中的“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三种活化石,已经激起了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所以,当这一口语交际内容一出现,孩子们的兴趣就空前高涨,立即行动了起来。有的去生活中观察,有的去课外书中寻找,也有的到网络上查询。他们都像《活化石》中介绍的一样,整理成简短的资料,到班级中交流。为了给每位小朋友说话锻炼的机会,我安排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择优在全班交流。孩子们介绍的动物、植物各不相同。有的在父母的帮助下还把相关图片做成PPT,上台时边呈现有趣的画面边进行生动的讲解,下面听讲的孩子也特别专心。整个过程在全班学生情趣盎然中完成。每位学生也都得到了提取信息、概括整理以及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可喜的是,“投之一石,激起一池涟漪”,我突然发现一夜之间,孩子们手上都有了关于植物、动物的课外书籍,闲暇时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自评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决定着孩子语文水平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之余,将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以及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情趣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他们品味情趣,感悟人生。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释放个性、培养情趣、熏陶情感、完善人格,是“情趣”教学追求的更高目标。

情趣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生命的天窗,让孩子们在有情有趣的世界里自由呼吸、快乐成长,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不断解读生命的美好含义、不断感受幸福的情趣体验。情趣教学给师生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相映两成趣,妙义各不同。我将矢志不渝地坚持情趣教学,做一个情趣教学的守望者和传播者。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