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课堂高效源自提问——浅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课堂高效源自提问——浅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江苏如东县双甸小学(226400) 冯小红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先生的这一首诗点明了提问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这样解释:“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强调了基于文本,基于课堂,基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问呢?

一、立足题眼,问领全文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全文的主旨、情感的基点,有的能在内容上起到引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文章的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进行艺术的提问,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全文的内容,定下情感的基调。比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都知道了“厄运”的含义。大家从“厄运打不垮中”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是个坚强的人。

生2: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是一种信念的支撑,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那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厄运呢?他又是怎样没有被打垮的?我们带着坚强的信念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立足于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几个小问题引领学生对全文的思考,可谓一问多得。

二、紧扣关键,问化难点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说: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再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进行处理,时间长了,问题就能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在文章理解的难点处,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迅速地找到理解的途径,课堂教学自然事半功倍。比如,《船长》一课的教学中,“船长最后为什么不离开船,而是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无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此,我设计这样的问题:

师:刚才就有同学提出了这个疑惑,可我要问的是:哈尔威船长爱自己的生命吗?

生:爱!

师:对的,没人愿意就这样死去。但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

生:是职责,是信念。

师:能具体点讲吗?

生:是忠于职守,履行船长的职责。

师:是啊,船长是职责就是与船同在。有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你们可曾想过,这是一位怎样尽职的船长……

这里先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再联系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是化解了难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把握时机,问出思考

问题的提出需要选择好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有疑”“质疑”“释疑”的阶段时,教师的提问方能真正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要善于为问题铺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去全方位思考。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比如,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教学中,当学生读到“我今年87……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

师: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一直在讲人生在于奉献,他一直在说愿意再活一次,让生命开花结果。多么崇高的品质,多么高尚的心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一定有一些问题,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1:老师,巴金先生是怎样奉献的?

生2:老师,生命怎样才能开花结果呢?

师:大家问得真好!来,我们来看一看巴金老人的一些资料。(幻灯片播放巴金先生的资料)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同学们,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对于本文的重点句子,教者以读为凭借,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再通过资料的提供巧妙地化解了问题,进而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拓展空间,问出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提问来体现大语文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比如,在《牛郎织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作业: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则民间故事,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艺术瑰宝。我想布置两条作业:一是回家用家乡话把故事讲给家长听;二是问一问爷爷奶奶,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民间故事,明天带过来讲给大家听。

讲故事是语文表达的手段。寻找生活中的故事、通过家乡话讲故事是让语文真正走进生活。

当提问贴切学生的发展需求时,高效的课堂便会来到。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