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杂志文章正文
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9        返回列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第二实验小学(021100) 秀 青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一、寻找朗读的时机,落脚在“读点”

可以说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识字、表达。读书该怎么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哪里应该大声朗读,哪里需要默读,哪里适合齐读,哪里需要范读,什么时间读等这些,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和学生情况具体考虑。

如,我在教学《金色的脚印》一文时,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一提到狐狸,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狡猾)

师:通过对本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聪明、善良)

师:是什么让大家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出声读课文。

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谓找准了“读点”。

在学习“老狐狸在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我问:“那些情景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动情地读一读。”在学习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时,最适合齐读。于是,我让学生齐读,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和升华情感的目的。在齐读中,学生感受到在阳光的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的狐狸的脚印是金色的;同时,感受到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也包含着它们对人类的友善,还包含着正太郎一家对狐狸的爱护。

在“读点”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狐狸一家以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了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寻找“背点”,从经典入手

积累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表达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积累从哪里来呢?从背中来,从悟中来,从写中来。“背点”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背点”往往被忽视了,整堂课被分析、理解所占据。在阅读教学中,不妨多读多背,舍得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熟读成诵,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而且学生觉得很难背。在教这一课之前,我就提前背熟了。教完课文,我让学生背诵前三个自然段,孩子们有口无心地背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提议:我和他们比赛背。学生一听,先是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兴奋地说:“好!”比赛开始了,我先背。此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一双双“意味深长”的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当我一气呵成,一字不错地背下来时,孩子们热烈地鼓掌。往日让他们背书,他们总是懒洋洋的,可今天下课了,一个一个都在认真地背书。没有想到,我的这一“背”,胜过了平时的“千言万语”。

在课堂上,我们应多给时间让学生背诵,多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找经典、美文让学生背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寻找“说点”,从文本语言的空白处入手

文本中总有空白处。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说话。如《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位盲女安静用自己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蝴蝶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命与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一个“流连”引发了我们无限遐想,但文章并没有对此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的空白点。一位教师抓住“流连”一词,让学生思考:整天流连在花丛中的安静会做些什么呢?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一个学生说道:“她蹲下身子,凑到一朵小花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极其满足地闭上眼睛,好像那香气沁入了她的心脾,融入一根根血管一样。她和小草谈心,诉说自己的故事;她到小池边聆听天籁之音,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泉水扬起的刷刷声,听虫子的叫声,听青蛙的鸣叫,听落叶翩翩亲吻大地的声音……”

多么美的补白语言!想象说话,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四、寻找“写点”,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抄写语句,仿写优美句式,创写感想、感悟,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执教《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当读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时,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相似的诱人的‘鱼’?我们应怎样抉择呢?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思考着,纷纷举手发言。最后,我说:“看来同学们的感悟很多呀,把它记下来,制成小卡片,贴在日志里,时刻激励自己吧!”这种形式,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们说课文常教常新。字、词、句、段等,都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要找的点。找到这些点的语文课,就是在着力训练学生读书的技能,训练学生写字的技能,训练学生表达的技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学生不但学到了字、词、句,读懂了篇,而且能感悟到其中的文化、精神、道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