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构建绿色生命的语文课堂
杂志文章正文
构建绿色生命的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江苏盱眙县穆店中心小学(211733)花纯玲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有生命性,把传统呆板、僵硬的课堂转变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课堂。“绿色课堂”强调呵护和滋养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成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自由、自主、自然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生机盎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绿色课堂自由自主自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9-023

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发展是课堂的使命。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有生命性,把传统呆板、僵硬的课堂转变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课堂。“绿色课堂”强调呵护和滋养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成长。和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绿色课堂更尊重个性发展,提倡人文关怀,注重精神成长。如何构建绿色生命的课堂呢?

一、“自由”让绿色课堂生机盎然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撼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学生缺乏自由的课堂,它失去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不会说”。因此,还学生以自由,给学生以民主,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开通一条绿色通道,让语文课生趣盎然成为必然。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与乌鸦》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搭建民主、自由的平台,让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起来。

师:通过阅读狐狸与乌鸦的故事,你怎样评价狐狸?

生1:我觉得狐狸太狡猾了,不通过自己劳动寻找食物,靠耍小聪明来达到目的。

生2:我补充,我认为狐狸狡猾是为了生存,自然界适者生存,狐狸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

……

听着孩子们各抒己见,教师没有打断孩子们的发言。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教师设计问题,搭建自由平台,由“教者”变为“听者”,让学生在揣摩中深化自身体验,在思考中实现思维的成长。此时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绿色舞台。这个的舞台没有对错,只有灵动和精彩。

二、“自主”让绿色课堂蓬勃发展

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充足的空气和水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主的时间与空间。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好”,总想在课堂上“多说一句” “再说一句”,这样占领了本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力的调动。因此,关注生命语文,构建绿色课堂,必须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合作、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趣味横生,散发活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教师利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师:现在请第一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本课四字词语,其他组派代表回答。

(学生学习词语)

师:“你们的理解都和他们一样吗?对这些词语有没有不同的感悟?”第二组说。

生:“气喘吁吁”和“大汗淋漓”都可以表示一种疲惫的状态。

师:好!同学们善于总结积累。请第四组代表说。

生:我们补充:有一个词语与“半途而返”相近,就是“半途而废”,虽然两个词语都有半路停下来的意思,但是后边词语带有贬义色彩。

……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真正做到 “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教师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自然”让绿色课堂返璞归真

只有将学生定位于“自然人”的位置上,才能体现语文的生命力,实现绿色课堂的目标。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更注重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导。因此,绿色课堂呼唤还语文教学以本真,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在学生体会了父母之间淡淡而又真挚的爱后,宕开一笔,让学生走出课本,展开心灵的对话。“文中的爱平凡而琐碎,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王子与公主’这些荡气回肠的爱是真爱吗?”教师这一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跳出课本。学生思考后回答:都是真爱,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一种如茉莉般淡雅清香,一种如玫瑰般浓烈芬芳。教师最后总结:“这些文学故事中的坚贞、信仰召唤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以一颗真挚的心对待别人。”这样,学生的思路跟随教师从课外又回到课内,回到朱自清的《背影》,季羡林的《母亲》,感受浓浓的父爱和伟大的母爱。这时,让学生再细细地读课文,他们懂得从文本中汲取养分,感受人间的真情。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为学生打开一条绿色通道,以学生为核心,尊重个性发展,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幸福地栖居,诗意地行走,使语文扎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