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例谈说明文整体阅读的策略——以苏教版《秦兵马俑》一文的教学为例
杂志文章正文
例谈说明文整体阅读的策略——以苏教版《秦兵马俑》一文的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江苏海门市临江小学(226133) 黄海红

[摘 要]说明文的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导入、局部研读、掌握方法等策略,让学生走进说明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整体阅读 阅读能力 说明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68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并不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结构严谨。说明文的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下面以苏教版《秦兵马俑》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说明文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一、悬念设置,情境导入

师:秦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王朝的建立者为嬴政,是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人称之为秦始皇。秦始皇生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寝,召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陵寝工程量巨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974年的春天,陕西临潼县的村民在打井过程中无意发现了秦始皇陪葬品中的兵马俑。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师:《秦兵马俑》中的秦兵马俑在哪里呢?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自己先大声地朗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局部研读

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得非常好。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将课文中描述兵马俑的话找出来,用笔画下来。

1.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读读这句话。圈画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3.轻声读,思考这段话是什么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件出示)

4.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文字在写规模宏大,哪些在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5、交流。点明课文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具体介绍兵马俑的。

【设计思路:整体感知,明确说明对象,并抓住要点进行局部研读。说明性作品的说明对象往往比较直观,一般在题目里就明确说明,或者在课文的开头、结尾点明。只有了解课文的说明对象,如它的特点、形状、结构、历史等,才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理解文化。同时,抓住具体的语言,让学生深入感悟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

三、抓关键点,掌握方法

师: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     ):有的微微颔首,(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     ),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端庄,好像在暗下决心……

【设计思路:描写兵马俑形态的词语是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这里,教师准备几张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让学生用课本语言回答,再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样,抓住课文的关键点,让学生体会说明性的语言;同时,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命和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四、知识拓展,开阔视野

师: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兵马俑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秦始皇的故事。同桌先交流一下,交流完了我们全班一起讨论,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案例评析

本节课教学力求把语文课上成富有童趣的课,而不是说明性知识灌输的课,力求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伊始,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把学习课文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一步步走进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神态、特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说明性作品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篇目并不算多,大多放在综合性学习的单元。对这类作品的整体性阅读就要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