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风景中的徐霞客——《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教学浅谈
杂志文章正文
风景中的徐霞客——《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教学浅谈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江苏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25000) 王 娟

[摘 要]《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都以写景为主题,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都谈到了徐霞客。要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表现主题进行梳理,教师不妨从徐霞客入手,了解徐霞客其人,了解徐霞客与黄山、黄果树瀑布的渊源,了解风景中的徐霞客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关键词]徐霞客 写景 黄山奇松 黄果树瀑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7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都展现了我国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两篇写景散文都提到了徐霞客这个人。我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教学的契机,决定带领学生从徐霞客入手,对这两篇写景文的内容及表现主题进行梳理,实施教学活动。

一、了解徐霞客其人

在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徐霞客的资料。学生通过资料,了解到:徐霞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我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用现在的话说,徐霞客就是一个到处旅游的背包客。徐霞客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而在几百年前,黄山、黄果树瀑布就进入饱览天下风景的徐霞客的眼界,可见这两处风景都具有令人赞叹的独特的美。”

二、徐霞客与黄山、黄果树瀑布

我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的方式来查询徐霞客对这两个地方的文字记载:徐霞客曾两次游览黄山,赞美黄山“绝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对此评价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极高。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述:“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习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浸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阁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竦。”黄果树瀑布是宽大,水源充盈,气势磅礴的。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十分形象而又贴切。

三、风景中的徐霞客

为什么这两篇写景散文都提到了徐霞客这个人?在收集和了解过相关资料后,我开始带领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讨论。《黄山奇松》的第二自然段由徐霞客说起,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文脉自然流畅地说到“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这里为什么要提到徐霞客呢?学生根据自己对徐霞客的了解和课文的解读畅谈理解。学生的回答,突出了黄山奇松之美和作者的情感。梳理学生的观点,学生重点点明徐霞客是古代的旅游名家,黄山在徐霞客眼里极具美感,而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风景应该更美,由此展开对黄山奇松中的代表——三大名松动人姿态的描写,表现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热爱。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我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徐霞客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我再让学生理解课文结尾为什么写徐霞客,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使用了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衬托了黄果树瀑布景区历史的悠久和风景的优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在理解了徐霞客在这两篇写景文中的作用后,我又趁热打铁提出:如果你就是徐霞客,面对黄山奇松或黄果树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再一次走进文本,展开想象,畅谈所想:“黄果树瀑布,真是一个大自然的杰作!你看,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你听,那‘哗哗’的水声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

语文教学需要支点,找好教学支点,找准教学契机,我们的教学活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