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中年级语文实践浅探
杂志文章正文
中年级语文实践浅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9        返回列表

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225600) 杨正云

[摘 要]随着中年级学生正式步入习作的殿堂,他们的语文学习更离不开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考虑,应力求做到听、说、读、写四者并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有所偏废,而且要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展开综合性训练。

[关键词]语文实践 中年级 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29

随着中年级学生正式步入习作的殿堂,他们的语文学习更离不开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作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保障。因此,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听的训练

听是吸收,是教与学信息通畅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活动有效的前提。

(一)培养听的能力,养成善听的习惯

1.明确听的目的和任务。在口述一句、一段书面文章之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听的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听的内容上,形成正确的反馈。

2.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听。研究表明:六大感官中听觉最灵。我们提倡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来提高听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听”入手,并看一看,想一想,训练学生的听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别人讲故事、听儿童广播剧、听动画片的对白等,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听,既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也有助于他们说话能力的提高。

二、“说”的训练

(一)看图说话的课堂教学模式

1.指导观察——指导口述——练习口述——组织评选(优秀)——练习说话——完善说话。

2.独立观察——尝试口述——互说训练——完善说话。

(二)培养即兴说话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即兴说话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出示内容——快速构思——即兴口述——点拨评价——完善说话。说话训练,强调交际性,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技能。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说话的能力

要想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说话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把表达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需要出发,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和表达的内容。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留心周围世界,感受身边的生活,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节日趣闻、自然景观等素材,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指导学生说话时,要求能用上一些好词佳句,以促进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转化。这样的口语表达训练,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使他们不仅有话想说,而且做到有话会说。

三、读的训练

(一)明确“读”的任务

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要在读中落实写的任务,具体包括:一是写出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或想法;二是围绕重点段仿写一段话;三是读文后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扩写、补写、改写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自己实际,自主选择读的内容。

(二)“读”要正确、有效

“读”得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得入情,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读得有收获。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后,我们要结合教学目标、课后练习、读书指导等,把“读”的训练引向深水区,让学生大量阅读,获得自己的体验与认识。

四、写的训练

(一)激发写的兴趣

在写的训练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引导学生思考:“骗局揭穿后,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将游行进行到底?游行结束后,皇帝还会爱新装吗?”教师引导学生进到作品中去,推演事情的发展;进到人物内心世界,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二)创设写的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作文前的准备时间,结合“写”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简短的特色表演,如演小品、说故事、讲笑话等。这样,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创设轻松的写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产生表达的欲望。

(三)提高写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思考其中的情与理。通过观察积累各方面素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克服写作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

从整体性考虑,语文教学应力求做到听、说、读、写四者并重,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