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好错误阅读的新资源
杂志文章正文
用好错误阅读的新资源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6        返回列表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25000)朱仁娟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认知偏差和错误。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创设阶梯,自主辨错,彰显人性关怀;营造空间,依文悟错,促进认知提升;设置深坑,迷途纠错,历练思维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3-040

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探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认知的偏差,甚至是错误。面对这些错误,如果教师能够逆行而上,反其道而行之,也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阶梯,自主辨错,彰显人性关怀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会带有较强的典型性,巧妙利用就可以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学生错误的根源出发,为学生搭建台阶,引导学生将错就错,在故作懵懂中练就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片断。

生1:我知道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老人的。

[学生的这一认知显然是偏颇的,但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采用了顺势而为的策略,在将错就错中让学生自己明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调整自己。]

师:形容老人时可以运用“饱经风霜”。那我这样运用行不行:奶奶这一辈子幸福美满,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很多学生听后直摇头,并不认可)

生2:老师我明白了。“饱经风霜”应该是指那些经历了生活艰辛的人。这里的奶奶“一生幸福”,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并不合适。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就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假设学生的认知正确,依循着他的思路顺势而为,让学生发现自身认知逻辑的错误所在。教师这种不动声色的引导,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历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空间,依文悟错,促进认知提升

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决不能直接盖棺定论,而要将错误“循环回踢”,使之重新回到学生身上,让他们在自主空间中辨析品悟,从而拨乱反正,内化认知。

如《船长》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读完了课文,你想对船长哈尔威说些什么?

生: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死得壮烈些,还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

[学生的认知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将哈尔威船长的人格贬低了很多。但是教师如果直接否定,显然对学生的积极性会有严重的影响。]

师:你的想法很有个性。你再想想,哈尔威有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作为一名船长,他是否已经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他在面对众多乘客和船员时,还有什么内疚的吗?

生:(思考片刻,羞愧地)我刚才的想法是不对的。哈尔威已经完成了拯救乘客与船员的任务,他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作为一名船长的职责。他也并不是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与轮船沉入海底的,而是用这种方法表达着一名船长的胸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链接文本核心内容,将再次反思的空间交给学生。学生在潜入文本中,感受着哈尔威当时作出这一选择的背景,从而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洞悉自己的错误所在,最终提升认知能力。

三、设置深坑,迷途纠错,历练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故意为学生挖下一个深坑,引诱学生往里面跳,引发学生体验认知的思维冲突,激活学生的内在探究动力。但这种思维之坑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度,教师要在学生跌入坑中“疑无路”的情况下,再次点拨一下,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顿悟,走向明朗的境界。

例如,《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有一个词叫“违犯”,这与学生较为熟悉的“违反”意思相近,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如果没有点明,学生就容易将这个词语忽略。在教学中,教师故意将板书写成了“违反”。结果很多学生都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只有少数细心的学生意识到了教师的错误。经过提醒,其他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从而激起了对这个词语的关注度。此时,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比较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从而感受到“违反”一般指向程度较小的常规纪律,而“违犯”则更多的指向于国家法纪,其适用对象规格更高。在明确这些区别之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公仪休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触犯的将是国家的法纪,因此使用“违犯”才更加准确。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生词,而是通过板书故意设错,让学生“猛然醒悟”,提升了学生对词语的关注度,从而激活了学生的辨析意识,使学生重新走出错误的泥潭,获取了正确的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阅读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以怎样的心态和策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将学生的错误视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视为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契机,从而依循着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主悟得错因,改正错误,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