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由一起“侵占资金”案件引起的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由一起“侵占资金”案件引起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22        返回列表

[摘要]长期以来,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失灵是造成农村信用社案件频发的直接原因,而隐藏在内部控制失灵现象背后的则是内控要素的流失和内控运行体系的紊乱。本文从一起信用社员工“侵占资金”案件出发,深刻剖析了信用社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试图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内部控制 对策

农村信用社做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农村信用社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分析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大案要案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或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严格有效的执行。

一、由一起信用社员工“侵占资金”案件引起的思考

2006年2月5日,河北省保定市某信用社员工荣某未按时上班,信用社主任通过各种方法与其联系未果后,决定先打开金库取款营业。当信用社人员打开金库后发现库内短款1 70503 35元。随后该社主任将情况报告市联社。当天,市联社委派工作组对该社账务进行全面核对[来自www.LW5u.coM]。检查后发现,荣某于1 999年至2006年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吸收储户存款和股金不入账的方式侵占信用社资金1 700多万元。其中无底账储蓄存款及股金693笔,本息合计1683多万[来自www.lW5u.coM]元,潜逃时携库款1 70503 35元。

荣某,男,高中学历.1 995年8月参加信用社工作,任出纳员兼微机操作员。1 999年至2006年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作案多次,时间如此之长,金额如此之大,为什么迟迟没有被发现?“荣某案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农村信用社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内控先行”。内控失灵造成的不仅仅是一些干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大肆侵占挪用资金、违规操作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还易产生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岗位间缺少制约、合规文化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这不仅给农村信用社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信用社的形象,给农村信用社的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更严重的是社会信用危机。因此,认真分析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坚持“有效、合法、全面”的原则,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需要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存有空白点,在某些重要的业务领域存在缺失。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涵盖所有业务、每个管理过程和操作环节。如不少信用社没有建立“重要岗位轮岗制度”,“强制休假制度”等。在以上案件中,荣某自1 995年以来,一直任出纳员和微机操作员.长达1 1年未对其轮岗,为其侵占资金埋下了隐患。其次,部分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各岗位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如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印押证管理混乱等。在以上案件中,该社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方面,未严格按规定执行领用登记和使用销号制度,营业终了也未按规定进行核对、清点和保管,为其作案提供了机会。同时荣某既保管业务章又保管重要空白凭证,这种违反印章使用保管制度的做法,为其私藏已盖好印章的单据和股金证作案提供了便利。可见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果制度的执行缺乏刚性或执行不力,那么制度只能流于形式。

2.员工素质较低、责任意识较差,未形成真正的内控文化

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员工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整体素质较差。低素质的队伍易造成工作中责任意识的淡薄、法制观念差、对风险的敏感性低。荣某作案长达8年之久,这与信用社其他人员对其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知情不报、没有进行制止和举报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员工不熟悉计算机技能,不熟悉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制度理解不深、不透,随意操作造成业务管理的不规范,操作风险突出。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并未真正形成利于自身发展的内控文化,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更是知之甚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违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3内部稽核监督体系不完善

首先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始实行上级社领导下的稽核派驻制,但稽核部门只是作为联社的内部机构而存在。这种管理体制,使监控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缺乏制约性,稽核部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其次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低。现有稽核人员数量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稽核力量明显不足,顾此失彼适应不了日益扩大的内部监管工作需要大多数稽核人员业务与技能单一,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缺乏更加专业化、复合型的稽核监管人员。再次,监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当前农村信用社对内控制度执行检查仍采用事后的现场监管方式,没有形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纠正的完备的监管体系;监督手段仍靠传统的手工报送,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电子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荣某案件”中不难发现在稽核检查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果监管人员平时检查工作时,责任意识增强,工作做细,不做表面工作,也不致使该案件潜伏期如此之长,损失如此之大。

以上几点,着重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当然,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问题远不止这些,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诸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荣某案件”所值得反思的还有联社管理松弛,风险认识不到位;对员工行为排查不到位等问题.需要经营者及管理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三、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对策

1从制度建设人手,建立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对原有制度进行整理、归集,制定尚欠缺的内部控制制度,修订和淘汰已过时的制度。强调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消除制度上的空白点,确保有章可循。

2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硬,工作作风正的队伍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内部控制建设和构建内部控制文化结合起来,使内部控制观念深入人心,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加强责任感。其次,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对内控作用的认识,激发员工规范操作的积极性。第三,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上报,从严处理。

3转变稽核工作观念,完善农村信用社稽核监管体系

首先,树立稽核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稽核部门从组织领导、经费开支、工作部署等方面相对独立。其次提高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稽核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充实稽核力量,选择一批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责任心强的综合性人才调整到监管队伍中来。第三,改进稽核手段和方法。加快稽核工作的电子化进程,革新内部稽核手段,增强现场稽查与非现场稽查的有效结合,建立以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性稽核监督机制。

四、结论

随着农村信用社社改革的深入,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农村信用社必然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风险。从现实情况看,风险的产生往往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因此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从一起重大的“侵占资金案件”出发深刻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是对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有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