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统筹城乡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杂志文章正文
统筹城乡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9        返回列表

[来自wWw.lw5u.com]

●王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度博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建国以来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比较及其对2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作用”,项目编号:( 2009BJJ30)

[摘 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回顾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和深化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与深层次矛盾,并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作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契机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1)赶超型发展战略促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建国初期,受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但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民收入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且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一方面不可能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由此,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中国形成了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的二元经济体制,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化和户籍制度等等。中国得以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是,这种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发展,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突出。

(2)不均衡发展模式与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从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采取了”先富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以及以农促工的经济政策。由此,各级政府不仅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轻农村,而且在制度、信贷、教育及基础设施等政策安排上偏向城市,依靠集权“城乡分治”,人为地把城乡经济截然分开,把城乡置于不平等的劳动分工和贸易条件之下,为城市利用不平等的经济、政治关系攫取农村剩余确立了基础,即人为地强化和确立了城市相对于农村的优势地位,农村搞种植养殖业,城市搞工业和其它产业,割裂了农业社会经济与城市社会经济的联系。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2城乡统筹的契机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工业化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国际经验反映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NP由700美元上升到1 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由25%下降到15%之间,农业人口就业份额由55%下降到30%之间,城市人口份额由35%上升到50%之间。根据专家们对中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的衡量2002年,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97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 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约为38%。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分析,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客观上具备了城乡统筹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带来了契机。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尽管中国在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条件,但是中国在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乡分割体制

以实现工业化为首要目标的发展观不但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还造成了城乡区域分割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工业化发展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获得资本积[来自wWW.lw5u.coM]累,农业剩余直接输送到城市进行再分配,空间上的联系难以形成,而城乡分割的体制却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各地区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利益的考虑,资源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现象日益严重,区域间的商品流通壁垒限制增多,严重制约了市场体制和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得原有的城乡分割体制进一步深化,城乡分割的空间广度逐渐拉大。

2.城乡资源配置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的相对富裕和城市劳动力的相对短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村人口为8 07亿,其中年龄在15岁~64岁的比例为70.15%.即农村劳动力人口为5 66亿。按照蔡(2007)对农产品成本资料测算的结果显示农村需要劳动力为1.78亿,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7)统计农村劳动人口就地或外出转移是2亿人。实际上,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88亿。而且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调查,从1 995年到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由5066万人增加到11891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500万至700万,增长速度为5%至6%。但与之相矛盾的是.200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但全年劳动力就业缺口仍然有1200万。

城乡资本投入的矛盾。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中,资本流动的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对城乡财政支出的规模有很大的差别。国家对农业部门的财政支出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至2005年的2450.31亿元,增幅为16倍:而同期非农业部门财政支出从971.43亿元增至31479.97亿元,增长约为32倍。从二者的财政支出比变动情况来看更为明显,从1978年至2005年的27年间,从0.16:1到0.08:1.下降了1倍(见表)。

三、统筹城乡发展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围绕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定位,自觉地把这个定位贯彻落实到各种“建设”活动之中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高目标和长远任务,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推动综合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沿海发达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应实践东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把发展生产同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同向非农产业扩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变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倡导互助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工促农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4突出“抓大”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农村扶贫,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简单采取“谁穷扶谁”的战略,而应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可以起到骨干支撑作用的大村大镇的发展上。应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抓大带小、扶大促小、强大化小的工作思路。支持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和优势发展区域集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向中心村镇集合.人口居住向重点社区集中。西部一些地方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新的人口流动中又出现了“空壳村”现象.与其投资去搞“村村通”和“村村有”,还不如下决心作一次性搬迁。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者彻底“离土离乡”相结合,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生态化集中。做大做强一类村庄,带动发展二类村庄,消化转移三类村庄,最终构建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有机联系的城、镇、村结构基础。

5破除体制障碍,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同时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务。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我国城乡一体化至今仍面临一系列的体制性障碍.仍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2]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赵丽霞:浅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

[5]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