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商场现代化》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杂志文章正文
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95        返回列表

●李珍王亚丹张海枝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摘要]随[来自wwW.lw5U.coM]着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本文从界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当前状况提出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发展应用型 本科教育 分层教学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1,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所具备的技术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人才——应用性人才,从事现场一线的技能型职业。而传统的中专或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又达不到这样的规格要求,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加,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即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2001年4月,教育部在长春召开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模式设计、培养方案与途径、评价标准等涉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问题,至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2,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特点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胜任基层实际工作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紧紧围绕生产,管理和服务实际部门的需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它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其知识要求从普通本科教育的“够用”和“实用”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强调的是应当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具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能力。它还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具有专才性和即时性,也就是实际技能要强,工作上手要快,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在南方一些企业的招聘中宁愿要一个技师而不要一个博士的现象已不在少数,因此,上手快,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特别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以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而闻名。

3,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界定

根据研究、教学、应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强调的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及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托,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类型不同。

应用型本科大学是以服务地方或行业,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来确定其办学定位的。其目标是为区域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以应用性为本质属性和灵魂。在专业学科设置上,应用型本科大学大力发展面向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专业学科,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为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服务。

二、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

1,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从事高层次研究开发的人员毕竟是少数,高校大量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生产一线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市场更需要的是应用型教育,社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高等教育由“精英人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应运而生的。“精英人才”模式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培养的人才中,研究型人才相对过剩于社会需求,技术型人才又大量欠缺,导致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另一方面,一些不擅长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因未掌握相应的知识而找不到工作出路。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要走出传统的“象牙塔”,教育模式必须要加以改革,俯身走向市场,看看市场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要走出去,我们不难发现,拓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目标的要求

现代的一种理性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即人们所认同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上也应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来发展,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好弥补了教育层次上的这一缺陷,使得那些擅长于形象思维,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终于找到了继续发展自己特长和个性的教育场所。

4,为普通本科院校指出了办学方向和出路

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与改革步伐较快,而处在中间的一大批以教学为主的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么这些院校究竟该何去何从?它们究竟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其实,任何学校都应该有符合自己办学实际的发展规划。因此,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及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如独立学院,只有正确分析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建议

近两年,全国众多传统的非重点[来自wwW.lw5u.cOM]本科院校及一些新办本科院校都在进行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总结一下,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同时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面向专业、强化基础、拓宽知识、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应用性专业特色,培养专业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

(1)确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应用性课程体系设置应紧紧围绕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进行设置,依照应用性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既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多样的现场工作,又能在运用专业技能,实施一定的计划和应用某种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和变通性,在解决问题时,又能反映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使整个课程体系能体现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

(2)应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应用型大学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办学方向和质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重要的是要做到依托学科,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设计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相关行业的企业专家骨干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即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上,在知识面的把握上,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用型,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做到外语、计算机、实践环节不断线,课程体系的设计做到文理渗透等。

3,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其教学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是应用性专业学科要在面向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考虑所学知识的学科性质,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专业建设,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特点

随着课程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应用能力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校可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较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定,为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在考核方式上,学校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的方法手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和考核过程达到协调和优化。

4,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其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是获得专业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学校改革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间存在差异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专业兴趣等,虽然长期沿用的精英教育构架下的班级授课制能使大多数人能同时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但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学校教学需要更多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随着人本主义理论的日益盛行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材施教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是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指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分层教学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符合大学生个体行为特征要求。分层教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布置、讲评、测试和学生的预习、接受知识,复习和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

5,教师队伍

教师是决定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而普通高等院校教师一般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优势,社会实践方面较弱。目前的情况大体是: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学生将要面对的实际工作岗位;职称评定体系单一强调学历要求和科研成果;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缺乏实用性,对教师的实践要求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高校推出双师型的概念,但含金量不高。因此,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关键。高等院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努力参与更多的社会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企业实践,适量从社会引进专职或兼职行业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等。

(1)建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建设的关键。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的主要因素。师资队伍不仅是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除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要达到普通本科院校评估的合格标准外,还特别要注意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具有职业{执业)资格的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

(2)建立“教学咨询”指导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立教学指导中心,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咨询”源自美国,它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培训,首先让教师找出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然后到课堂、学生中去观察,再向指导中心提出问题,由咨询人员组织集体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再由教师到课堂上加以试验。通过”教学咨询”使教师得到了充分的教学指导,获得非常具体的、可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使得教师树立反思性教学意识,自觉提高教学质量。

(3)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教师具备了高深的专业知识,未必就能够成功地进行教学,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能说明教师具备了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是解决了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师要想胜任教学工作,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怎么教”的知识,尤其要掌握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深入浅出、自由灵活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使二者有机结合,造就一个合格的教师,这就要求为教师提供丰富而开放的学习资源,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保证每一位教师有足够的获得现代教学手段的机会和场所。为此,有必要建立计算机中心、媒体中心,并使之全天开放,坚持与教师持续合作,以使教师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同时,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选派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培训,承担企业策划,丰富教师的教学案例。

(4)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迅速,很快校内专任教师很难跟上技术更新的速度,为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服务能力,外聘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成为必不可少,学校可根据技术更新发展的情况调整聘请兼职教师。与研究性教育相比较而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外聘教师比例更需提高,提高的比例并非用于补充扩招后基础课教师不足的聘请,而主要是聘请在高新技术一线了解最新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将改变教师队伍整体的智能结构。

总之,转变教育观念是准确定位关键,观念决定政策,政策决定结果。应该从政府主管部门、高等学校的决策层次到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切实认识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冯虹刘文忠:对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4):24—29

[5]任山章:中美分层教学模式之比较[J].科学教育,2006. (2)

[4]陈小虎屈华昌 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9—58

[5]康乃真: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2)

[6]江小明 张妙弟: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 (3):50—52

[7]杨理连.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63—64